下载此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
学生

指导教师
讲师
学号

年级
本科
专业
历史学
系别
政史系
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


目录
标题………………………………………………………………………………… 1
中文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1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 1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交流…………………………………………… 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特点和意义……………………………………… 5
参考文献………………………………………………………………………………… 8
致谢………………………………………………………………………………… 10
外文页………………………………………………………………………………… 11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
邢萌萌
摘要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的重要通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主要有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它具有由两汉到隋唐的过渡性、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南北两政权同时与西域频繁交往三方面的特点。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这种交流,在政治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经济上,促进了双方之间经济贸易、生产技术的交流;在文化上,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和礼乐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西域等地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汉、唐、元三个时期丝绸之路的研究,史学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研究,史学界相关的论文比较少,研究的内容很片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丰富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三国鼎立、南北对峙,北方的中原王朝和南方的江南王朝均与西域的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其交流的丝绸之路路线主要有三条,即西北丝绸之路(又叫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又叫永昌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后来又叫瓷器之路)。
1、西北丝绸之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三条丝绸之路中,最著名的当推西北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正式被官方开通,始于西汉中期(公元前2世纪)的张骞“凿空”。西北丝绸之路是以中原,再经过陇地高原、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又跨过帕米尔高原,进而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非洲的一条陆路交通路线。在中国境内经过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和新疆等西北五省区。
在两汉时,由于在新疆境内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隔,这条丝绸之路的路线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个边缘,分为南、北两道。西晋时,在南、北两道的基础上,又增开了一条道路,叫新北道(又叫北道、北新道)。“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婼羌转西,越葱岭,经县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1]
新北道开通的原因,是因为原北道的道路艰险。原北道(又叫中道、旧北道)出敦煌西北的玉门关向西,过三陇沙(今疏勒河西端沙漠,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端,又叫库姆塔格沙漠)北,穿过白龙堆(今罗布淖尔、罗布泊东北的盐碛之地),经楼兰古城(今罗布淖尔、罗布泊西北岸),折向北至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再转向西南,顺天山南麓,再沿孔雀河(今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一条大支流)北岸径直向西而去,至疏勒(今新疆喀什),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出大宛、康居、奄蔡,再到西亚等地。虽然这条旧北道中的敦煌至天山东端的一段路程较短,但是出玉门关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古楼兰国东面的白龙堆盐碛,行程特别艰难困苦,以致于被后人谓之为鬼魅碛。早在西汉末年(西汉平帝元始中,公元2—3年之际),西域的戊己校尉徐普就曾建议增开一条丝绸之路新道,即丝绸之路出敦煌后,不经过三陇沙和白龙堆,径直向西北,经横坑,出五船北,经伊吾抵车师前部,再南至龟兹与原北道合;或经车师后国(今吉木萨尔县附近),沿天山北麓西达乌孙,再赴康居。尽管这条五船新道可避开白龙堆险厄,又可省去大约一半的路程,但是因遭车师后王姑句的反对而未能最终实现。直到三国

毕业设计(论文)-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5
  • 文件大小84 KB
  • 时间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