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致病菌如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
临床护理教研室宋凌霞
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教学目标
(一)掌握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二)掌握脓毒症、菌血症的概念。
(三)熟悉非特异性感染的概念、护理诊断,疖、痈、急性蜂窝织炎等几种主要非特异性感染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四)熟悉特异性感染的概念,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治疗措施。
(五)熟悉全身性感染的概念、护理诊断、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六)了解非特异性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结局、辅助检查。
(七)了解破伤风、气性坏疽和全身性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第三节
非特异性感染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由病原菌侵入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又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特点:一种致病菌可引起几种不同的感染,同一种感染可由多种致病菌引起。
(一)病菌的致病因素
:利于入侵及生存繁殖
:短时间内数量剧增
:
(1)胞外酶:侵蚀或分解组织
(2)外毒素: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3)内毒素:引起发热、休克等全身反应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宿主免疫力:免疫应答不当
(三)人体易感因素

(1)皮肤、粘膜等受损:开放性创伤
(2)病菌入侵通道开放:留置导管处理不当
(3)管腔性器官阻塞:乳腺导管阻塞致乳汁淤积
(4)异物及坏死组织存留:致吞噬细胞失效
(5)损伤、血管病变:引起缺血,降低修复力
:严重损伤、休克、糖尿病等
:不致病菌群→致病微生物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病理改变与结局
(一)病理
,致病菌入侵→局部炎症反应(充血、水肿
、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等)
、细胞因子、毒素进入血流→全身性反应
(二)病变的演变与结局




四、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有无外伤、烧伤、手术等病史
有无休克、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病史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2)生化检查血浆蛋白、肝功能、淋巴细胞分类、免疫球蛋白
(3)涂片及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


(四)辅助检查
四、护理评估
五、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一)疼痛:炎症部位疼痛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炎症及细菌毒素有关
(三)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致病菌入侵机体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坏死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
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脓毒症、
窒息、血栓性静脉炎、指骨坏死、肌腱
坏死、手功能障碍。

致病菌如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hongz3
  • 文件大小2.04 MB
  • 时间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