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闪长岩—安山岩类
一、基本特征
1)组合指数值<,为钙碱性系列中性岩类,属硅酸饱和及弱过饱和的岩石。
2)矿物成分特点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种或几种暗色矿物组成。常见的暗色矿物是普通角闪石,有时为辉石或黑云母,一般20-35%左右。无石英或含量较少。
3)在岩石特征上、地质分布上闪长岩可向辉长岩类过渡,也可向花岗岩类过渡,喷出的安山岩与玄武岩,流纹岩关系密切,常共生在一起。
主要矿物是中性斜长石及一种暗色矿物,常为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单斜辉石、石英、钾长石。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榍石等。
二、侵入岩
斜长石:一般为中长石,在向酸性岩过渡的种属中则为更-中长石。晶体呈厚板状,大多数半自形,环带结构发育,环带核心部分可出现An7O号左右的拉长石。在斑状结构的浅成岩石中,斜长石斑晶号码高于基质,差值可达30号左右。斜长石双晶较发肓,而且常见绢云母化及钠黝帘石化。
角闪石:为普通角闪石,主要为绿色,有时有褐色。半自形长柱状晶体。次生蚀变为绿泥石,同时析出磁铁矿、榍石等。
1)结构:常见半自形粒状结构。
在偏基性的种属中斜长石自形程度高,近似辉长辉绿结构。
在偏酸性或向正长岩过渡的种属中,斜长石呈半自形,石英及钾长石成它形充填于其中,近似二长结构。
浅成或超浅成闪长岩多为斑状结构,少数可为似斑状结构。暗色矿物及斜长石往往成斑晶,基质为细-微粒结构。
2)构造:常见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在同化混染作用发育较强的地区,斑杂构造也可见。
一)种属划分
闪长岩与花岗岩类及正长岩类之间都有过渡种属。
若碱性长石含量增加,过渡为二长岩至正长岩。
若石英含量增加,过渡为石英闪长岩至斜长花岗岩。
若碱性长石及石英含量同时增加而暗色矿物减少,过渡为石英二长岩至花岗闪长岩、花岗岩。
当暗色矿物含量增加,斜长石号数增大,可过渡为辉长闪长岩至辉长岩。
二)主要种属
1)闪长岩: 不含石英或石英含量<5%,暗色矿物含量约30%,斜长石为中长石(常具环带),不含或少含碱性长石。最常见的闪长岩是由普通角闪石和中长石组成。
根据暗色矿物种类的不同可将闪长岩进一步细分为黑云母闪长岩、角闪石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等等。
2)石英闪长岩: 石英含量5~20%,暗色矿物含量15%左右,斜长石(中长石)占一半以上,岩石具半自形粒状结构。。
中性岩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