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开通往未来之门
——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观后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伴着雄壮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华好儿女踏上了抗美援朝之路。当战争初始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前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 到饱尝惨痛教训、最终说出那句“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的“名言”,是谁让这位美国四星上将折服,说出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是中国军人!
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战争中朝中部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名,其中美军39万余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坦克3064辆,击沉击伤敌舰船257艘。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轮流参战130万人。截至2010年10月,共确认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在战争期间为得那些遗体留在寒冷雪原上的中、幸福生活中的现代人遗忘了吗?
时光流逝,一些事情或许可以淡去,被人遗忘,可是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能忘却的。因为那是历史的遗迹,是民主的灵魂。身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铭记历史。在观看了纪录片之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我深刻领悟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由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他们以中国军人严谨的纪律,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让我感动,让我震撼。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让我知道在铁的纪律下,中国军队无穷的战斗力!
我们中华民族儿女从来都不会屈服,中国军人更不会屈服。军人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是民族的脊梁,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党的好战士,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上台之后更制定了新的征兵政策,把全国征兵时间由冬季调整到夏秋季。军队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爱国青年去建设。而这些热血青年从哪里来?他们的爱国情感如何培养?在看完纪录片后,我对自身展开了一场关于“我是谁、为了谁”的深刻的价值思考——在我看来,每一个中国人爱国情感的启蒙,均应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而这个重任将责无旁贷落在每一位幼儿教师身上。
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被赋予的使命也就不同。“我是谁”——我是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自从跨进幼儿园的大门之后,我就知道做一名幼儿教师是不容易的,老师要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幼儿,对
《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