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人应知的6个国学典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人应知的16个国学典故一、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二、凌波微步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在长兄曹丕当政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赋》是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典见曹植《洛神赋》)三、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娥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四、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五、破镜重圆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证。因见天下大乱,恐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晤合。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证被隋朝重臣杨素所获。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遂题诗:“镜与人俱在,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让他们夫妇团聚。六、咏絮才高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侄女才思不凡。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七、人面桃花唐诗人崔护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因渴极,叩门求浆。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又往控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题诗于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常喻男子邂逅女子,来后不复见的惆怅心情。八、秉烛夜游《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22年大疫,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五粲等均患痢疾而亡,曹丕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九、白云苍狗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友人杜甫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

中国人应知的6个国学典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