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件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沪教委德〔2009〕34号关于印发《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2020年)(试行)》的通知各区县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区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为进一步加强上海校外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本市制订《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2020年)(试行)》。请各区县结合实际,参照执行。附件: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试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二○○九年六月五日主题词:教育学生发展规划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6月9日印发(共印540份)附件: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试行)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委办发〔2009〕4号)、《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09〕13号)的精神,全面推进本市校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特制定《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试行)》。一、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上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上海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共享的上海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制;新建和改建了一批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教育活动营地,与社会各界共建了近千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军训国防教育基地,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信息苑、社区学校等设施,逐步形成覆盖面较广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网络;开发了一系列如迎奥运、迎世博、抗震救灾、载人航天、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鲜活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一批如民族精神月活动、志愿者服务、红色旅游、阳光体育大联赛、明日科技之星、阳光星期六、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文化系列培训等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品牌项目;发展了一批以教育为主干,文化、科技、体育、司法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外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强能力、提高素养、健康成长。,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和谐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加快,校外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上海实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对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也对校外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创造了新机遇。为充分认清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紧紧抓住新机遇、全面适应新要求,亟需扭转目前仍然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创新、重课堂轻实践、重分数轻素质等倾向,牢固确立从整体上培养人的观念;亟需进一步提升校外教育内涵,拓展校外教育外延,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整合校外教育各类资源;亟需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校外教育教师综合素质;亟需进一步发挥校外教育优势,突破瓶颈,放眼长远,整体规划,积极稳步推进校外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未成年人“走出校园围墙、走进社会大课堂”,自主参与校外活动,不断获得成长体验,使校外教育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合力构建校外教育工作的新格局新形势下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公益性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