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刻
【解说】七十余载光阴悄然流逝。在北京六里桥空军干休所,时常徘徊着一位老人。他
漫步在院落之中,表情凝重,似乎在想寻着什么。他叫马家祥,是一位空军的老战士,也是
在寿光家喻户晓的人物——“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指挥(司令)马保三的孙子。
马家祥见面同期声:
请进,请进,
寿光电视台的,请坐、请坐,
今年多大岁数了,
85 周岁
(我们今天来看看您,听说你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你爷爷,参加八支队,想问问你那时候
的事,你还记得不)
好多的事情都忘了,也记得一些,
(你记得的就给我们讲讲吧)
好好
天南地北寿光人,好好,谢谢
(我听说你参加八支队的时候多大啊)
12 岁
当时的情形你还记得吗,
记得一点
【字幕马保三故居】
【解说】 在牛头镇村中,有一砖墙瓦脊、木格棂窗的四合小院,就在这里曾经养育过
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 ”指挥(司令)马保三,小院内,曾召开
过寿光县委扩大会议; 抗战爆发后, 一道道战斗命令曾由这里发出 …… 抗战胜利、 全国解放
后至今,小院静静地立于村中,似乎倾诉着过去的风霜雪雨 ……
马家祥
那是 1937 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以后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我的爷爷马保三(激
动流泪)他是地下党员, 他是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在全县搞农民运动, 日本鬼子
长期进入中国了,全国人民都起来反抗,
【解说】雄伟的济南四里山上,巍峨的山东革命烈士纪念馆,长眠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而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马保三就是其中一位。巨淀湖畔一农民 ,从事革命四十春。路
途非遥多崎岖 , 横遭逮捕与答讯。 俊寇侵华炮声响 ,起义烽火起海滨。 一片丹心兴大业 ,光辉永
照后来人。这是马保三同志逝世后 ,他的生前好友悼念他的诗句。简朴的语言 ,概括了他战斗
的一生和崇高的品德。
马保三原名马鉴堂 ,化名张炳炎 ,生于一八八八年。马保三只上了七年私塾,因家境贫困
被迫辍学。此后,他种过地,开过小布店,挑过轱轳担子。曲折的生活道路,促使他广泛接
触社会实际,了解群众的苦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
他以新的启迪,萌发了正直豪爽、痛恨黑暗和反抗反动势力的意志。 1922 年夏,马保三与
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返乡的进步青年张玉山相识,二人志同道合。 1924 年 8 月,经张
玉山、 李铁梅介绍, 马保三加入了共产党, 成为中共寿光地方党组织建立后发展的第一批党
员。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更好地开展革命活动,他在自家的芦苇地里盖了一间草房子,
名义上是为看芦苇, 实际上是为党组织提供一个秘密联络点。 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 他不惜
卖掉一个自家场院。 同时,他积极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在本村发展了 7 名党员,建立牛头镇
第一个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在此期间,马保三曾多次被捕入狱。在寿光被押时,国民
党县党部头子辛景章以 “老相识 ”面目来劝降, 要马保三 “顺应潮流 ”,做 “识时务 ”的 “俊杰 ”,“不
要为共产党作无谓的牺牲 ”。马保三严词驳斥。
马保三出狱后, 1934 年到 1935 年间,他领导村民对乡长马秉修进行了斗争。马秉修欺
压百姓,派粮派款,贪污自肥,民愤极大。马保三带领群众查封了乡公所
第二集黎明时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