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歌培育情怀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千百年来,它以凝练含蓄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传达了真挚的情感,表现了人们的心声。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立意新颖、构思合理、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流畅。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学习并品味古诗,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取中华文化的营养,培育学生的诗意情怀。
吟咏赏读,品味古诗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音乐美的语言中,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总是把诵读放在首位,让它贯穿于教学当中。开始阶段,首先让学生自读。个别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其次进入深入理解阶段,在朗读的过程中,边理解、边想象。要求结合背景和材料理解诗意,联想和想象古诗带给我们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意境美。理解感知诗意后,我们进入诵读的第三阶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反复吟咏直至当堂背诵。例如我在讲授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好多同学在学前阶段就会背诵这首诗,但不一定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和情感。于是我配上《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和诗歌的欣赏中充分体悟声与情的和谐之美。
读诗作画,想象古诗的画面美。
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去想象。古代诗歌很讲究意境的美,在教学中要想是学生品味出古诗的思想感情,进而品读诗歌的美,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因而我设计了想象读这一环节。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来访的人,你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高山入云,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云气蒸腾。”接着学生自由作画。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越画越浓。对诗中的画面有了深刻的感受。
引导学生,对课外的诗歌的赏析。
首先,学生要感悟到诗词的美,就必须了解诗词的大意。只有了解了诗的大意后才会进一步感受诗意的美。
其次,读古诗、
品味诗歌培育情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