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它是一种人类都能理解、不需翻译、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世界语”。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教育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要适应时代发展,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就显现出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谈一些好的做法,以期大家正确认识并重视幼儿音乐教育。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方法兴趣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幼儿,音乐教育更是基础的基础。我想:“培养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在幼儿园阶段,音乐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开朗性格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教无定法,幼儿音乐教育应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巧妙设计,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音乐玩具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音乐玩具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可以为儿童准备广泛的发声器材,如盆、筒、罐、锅、瓶、铃铛、金属杯、匙、碗、筷子、尺、铅笔、橡皮、纸、塑料制品等,让儿童有机会随意玩耍这些器材(当然这些东西不能一下全给儿童,可以分期分批出现),利用它们发出的各种不同声音,认识声的属性,知道声音可轻可重、可长可短、有高有低,有的声音清脆悦耳、明亮动听,而有的声音则沉闷、粗糙等等。儿童在动用这些发音器材时,还能自然地掌握最基本的节拍感,他们敲打这些器材,无形中形成各种简单的节奏型,进一步发展到几种节奏型的组合。各种敲打玩具如小锣、小鼓、小木琴等,因其声音清脆响亮也非常受孩子的喜欢,开始可让孩子随意敲打,亲身感受。比如沙锤是用来打节奏的,孩子可以在任意敲打中用自己的方式体验音乐中的节奏,去想象音乐中的世界。手铃是用来发出声音的,通过孩子手臂的晃动发出声音,节奏与旋律由此产生。有了亲身的感受后,可以让孩子进一步学会正确的有节奏的敲打,如在老师弹琴或唱歌跳舞时让孩子伴奏敲打,这样更增加孩子的兴趣。
二、选择适当乐器营造音乐环境
音乐是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有效工具。若能及早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是非常好的,若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学习钢琴为首,当然任何乐器都能起到智力开发的作用。单就注意力的训练这一点讲,钢琴作用显著。心理学家把“一心多用”叫做“注意力的分配”,而这种注意力的分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学习钢琴对这能起到特别的作用。弹钢琴的过程是眼睛看、耳朵听、双手及双脚同时作用,这种分配机制是与脑神经不断地信息传递的过程,如此反复能使儿童在注意力、观察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的音乐氛围相当重要。家长要有意制造音乐的环境,尽可能创造条件。好的音乐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熏陶孩子,无形中建立起孩子对音乐的情趣。
三、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在这段实习中,我发现在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会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或胆小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这样任其自由发展,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去了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机会,还有可能导致一些心理方面的缺损。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积极、自信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这方面的需要。

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