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浣纱记研究综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浣纱记》研究综述
[ 摘要] 《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部重要剧作,是它把文人清
唱的昆曲搬上舞台。这是一部有成就的优秀剧作。它突破了明代传奇以生
旦为主的狭窄的爱情题材范围,把具有政治性和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引入
戏剧,扩大了传奇的表现领域。昆山派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有其鲜
明特色和代表性。随着《浣纱记》的上演,其中一些精彩的昆曲唱段成了
社会上流行的音乐。昆曲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对清代洪升的《长生
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一定的影响。明以后在戏曲舞台上演出的西
施故事,多源于《浣纱记》,今昆曲仍在演唱。
[ 关键词] 浣纱记 作者 版本 主题 长处 不足
引言
《浣纱记》取材於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首出《家门》云:“看
今古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秋”,可见此剧系依据名为《吴越春秋》的旧
本改编而成。这是第一部用改革後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正如朱彝尊所说:
“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
手。”( 《静志居诗话》卷十四) 该剧内容充实,辞藻华赡,“罗织富丽,局
面甚大”( 吕天成《曲品》) ,上演后受到普遍的欢迎,对推广昆山腔起了
巨大的作用,因而成为昆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版本
1. 作者
梁辰鱼(约 1521-1594),字伯龙,号少白,别号仇池外史,江苏昆
山人,明代戏曲作家。他在当时的曲坛上颇负盛名,“艳歌清引,传播戚
里间。白金文绮,异香名马,奇技淫巧之赠﹐络绎於道。歌儿舞女,不见
伯龙,自以为不祥也”( 焦循《剧说》卷二引徐又陵《蜗事杂订》) 。曾师
承当时出名的戏曲大家、有“昆曲始祖”之称的魏良辅。嘉靖中叶,魏良
辅开始改革昆山腔,并创制了《水磨调》。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传授,又
和当时的音乐家郑思笠、戴梅川、唐小虞等人,精研乐理,继续改革。为
了扩大昆腔的影响,他著有杂剧《红线女》、《红绡记》及传奇《浣纱记》,
受到梨园子弟的欢迎,纷纷演唱。其中尤以《浣纱记》一剧最负盛名。他
首创用昆腔演唱传奇《浣沙记》,一时广为传播,为昆剧的发展起了很大
作用。


由于时间相隔较久,版本的研究就比较复杂。 浣纱记》的版本, 据
目前所知 , 有下列几种: ( 一) 明万历武林阳春堂刊本,原书现藏美国国
会图书馆,书前有修翎主人朱其轮序 , 作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 , 它距
离《浣纱记》完稿还不到三十年 , 是现存的最早刊本 ; ( 二) 明万历《吴
越春秋乐府》本, 分上下二卷 , 今仅存下卷的第三十出至四十五出 , 原为郑
振铎所藏 , 现藏北京图书馆 ; ( 三) 明万历金陵文林阁刊本 , 原书现藏北
京图书馆。 ( 四) 明万历金陵继志斋刊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 一函二册,
原书破损较移; ( 五) 明李卓吾批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 六) 明崇祯
年间怡云阁刊本,一九五九年编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 七) 明末汲
古阁刊本,《六十种曲》即采用该刊本; ( 八) 清乾隆年间内府钞本。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共 45 出。以范施二人的爱情故事和
一缕纱贯串全剧始终,,使结构更加完整。借中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
侯国争霸的故事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

浣纱记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