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嵩明广电网络十八年发展历程
嵩明县广播电视局于 1993 年下设有线电视台,随即与
浙江淳安电缆厂合作共同建设我县县城城区的有线电视网
络,由此拉开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序幕。当年,一群年轻
小伙跟着浙江师傅上房顶,爬电杆,穿梭于大街小巷,出没
在晨光暮色之中,通过一条条有线电视电缆,把 12 套电视
节目载到城区老百姓家中。工程结束后,拥有有线电视用户
2500 户。那一年,我们有了有线电视网络,踏上了广电网络
发展的征程。
同年,我县部分乡镇也开始了当地的有线电视网络建
设,其规模大至一个乡镇,小到几个村委会联网,甚至是一
个村委会或是单独自然村,自设前端自建小网。那时的有线
电视普遍被称之为闭路电视,传输 6 到 15 套电视节目。但
由于建设标准不统一,后续维护管理脱节,导致此后几年各
地小片网收视质量逐年下降,群众怨声载道。
当时,城区有线电视网络传载着《嵩明新闻》,但其收
视范围仅限于城区,实为“嵩阳新闻”。为把我县党委政府
的声音传至千家万户,结束乡镇小片网络各自为政的不良局
面,开创统一规划建设的网络发展格局,已成为当时党委政
府和广电部门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一场有线电视光缆大联
网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1999 年,县委政府把光缆联网列为为全县人民做的实
事之一,提出了“人民电视人民办,办好电视为人民”的号
召,动员全县各界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发动群众挖缆沟,
放光缆,打一场有线电视光缆大联网的人民战争。所有嵩明
1
广电人,凭着对广电事业的那份挚爱,组织并承担起艰苦细
致的全县有线电视光缆大联网工程施工, 一期工程投资 1238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 8 万多人次,铺设光缆 280 公里,连通
全县 90 个村民委员会, 286 个自然村, 传输 30 套电视节目。
在新世纪到来的第一天,即 2000 年 1 月 1 日,嵩明县光缆
有线电视率先在小街镇开通使用, 30 套清晰的电视节目进入
百姓家中。光缆的这头是县委政府的心声,光缆的那头是咱
老百姓,党委政府和全县老百姓心贴着心。
光缆大联网, 是我县广电网络发展征途中的分水岭。 结
束了此前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各为阵营、服务滞后、长远
发展受制约的局面, 促成全县上下一张网, 传递同一个声音,
整个网络的规划建设得以统一,步入正轨。所有嵩明广电人
群策群力,顶酷暑,冒严寒,攻克难关,竭尽全力投入到网
络建设中。至此,嵩明广电网络真正发挥出党和政府联系广
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光缆联网后,县乡两级形成分级管理机制。乡镇文化站
一班人马两块牌子,肩负起各自辖区内有线电视维护管理职
责;有线电视台负责前端机房、全县光缆、光节点的发展维
护,乡镇网络建设维护技术指导及光纤数据业务的拓展。
为提高全县有线电视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前后共
举办了四期广播电视网络业务技术培训班。结合实际工作需
要,主要对有线电视系统原理、指标概念、光缆电缆网络维
护、网络工程建设、卫星接收机、调制器的维修、干线放大
器的检修、广播电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执法管理要求等方
面进行了培训,培训对象涵盖全县乡镇、村委会有线电视维
2
护管理人员。每期培训安排得当,授课教员认真备课,精心
讲解
记嵩明广电网络十八年发展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