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响乐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 —交响套曲)。有严谨的
结构和丰富表现手法,被称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到古曲主义音乐, 再到浪漫主义音乐, 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渡。 但无论是贝多芬,
莫扎特,李斯特, 肖邦,还是柴可夫斯基, 他们的音乐都是各具特色, 精彩绝纶。
交响乐又经常被人称为交响诗, 它总能给人一种气势宏大, 似能压倒一切的感觉。
而其中丰富的内容, 如同一部史诗巨片一样, 将在你面前呈现无数你能想到的以
及你想像不到的奇异画面。 但最令人感动应该是音乐中包涵着的深刻内涵。 本文
将以柴可夫斯基的《 1812 序曲》谈我对交响乐的感受。
关键字:《1812》序曲 古典音乐 拿破仑入侵
正文
一部作品,总是蕴含着作者本人的感情,或是他的人生态度,或是他的情感
世界。作为听众的我们,又怎能不被感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那激昂的
旋律,如同是对命运的呐喊, 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内心。 贝多芬对生命永不屈服的
态度,透过他的音乐传递给了每一个听众,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
但是,我一听到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 又经不住像大多数人一样, 迷上了浪漫主
义音乐。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容易让人着迷的, 或许就大多数人而言, 柴可夫
斯基的名作大部分还是歌舞剧,比如《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等。但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的, 还是他的交响乐, 一部堪称完美的作品———
《 1812 序曲》。
在课堂上初听这部作品时, 并不是十分理解它的全部内容, 但是可以感受到像
是一场战争的全过程, 紧张,庄严,而且对比的感觉十分强烈, 开始时悠扬低沉,
然后声音逆转, 紧张与不安的气氛越来越浓郁, 音乐速度加快, 声音变大像是战
争即将开始的感觉随后又变得轻快起来,感觉像是一个人复杂矛盾的心里一样。
不久又被震耳欲聋的声响打破了像是战争开始了, 各种乐器开始上演, 感觉像是
火炮声,马蹄声枪声等等,完全将大家带入了战场上的感觉。最后,庄严的充满
胜利的音乐响起,像是预示着战争已经结束,一方已经胜利了 . 整部作品激励与
抒情的结合,对比强烈同时充满戏剧性,并且主题很多,像是奏鸣曲式,但又感
觉加入了太多的新主题。从旋律上讲,每段主题都十分悦耳,而且辨识度高,通
俗易懂。又不免感觉有些嘈杂。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 1812 序曲》是以拿破仑的侵略为故事背景的,
从拿破仑的入侵, 到俄国人民最后的胜利的全过程。 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 再次
聆听全曲,就有了全新的感受。这部作品是为了纪念俄罗斯对法作战胜利 70 周
年而作,其主要内容也就是那场战争对于俄罗斯的影响。 据说首演时列宁在场观
看,结果泪流满面,足见这部作品的感染力之强。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慢慢走
近这部伟大的神作。
1812 序曲——祝典序曲,是柴可夫斯基为教堂的落成典礼而作。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东正教圣咏着《上帝拯救你的人民》,声音
平和而安详。这段音乐较为宁静,描写了战争之前,百姓们安宁的生活。然而又
似有它意,在不断地吟唱着“上帝拯救你的子民”时, 好像有预感战争即将来临,
百姓们对此也只能祈求上帝的庇护。 因此,我们又能感觉到社会中的忧虑情绪在
漫延。
交响乐欣赏心得感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