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第39条、第40条明确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预案,使单位员工都熟悉预案内容,明确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人员疏散,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目前仅有统一的内容要求,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现根据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让我们共同研究制定预案和实施演练。
单位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消防安全是一个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全体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一个有效的形式就是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图为郑州天然商厦火灾)
二是火灾时有效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的需要
众多火灾案例表明,火灾烟气毒性、缺氧使人窒息,以及辐射热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其中烟气毒性是火灾中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和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人们把火灾中的烟气称为致人死亡的“第一杀手”。
实践证明,在火灾情况下,只要疏散所需时间小于危险来临时间,则疏散就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疏散所需时间由疏散开始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所组成。
有效的疏散就是要缩短疏散所需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最佳的办法就是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多次演练。
(图为大同市云中商城服装大世界火灾)
三是预测有效疏散时间的需要
火灾时疏散的时间,与建筑中疏散人员的数量及行为特性有着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火灾时的危险还包括人员的恐慌。人群恐慌,就会使现场人员笼罩在共同的不安中,并造成人们感情的单一化,导致人们做出不顾一切、丧失理智的行为,最终使人群失去控制。
要实施有效疏散,就要通过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多次演练,达到疏散组织者在紧急情况下能镇静自若,有条不紊,有序疏散的目的。
通过对表1-表4的分析,可有效预测疏散所需的时间。
(图为大同市云中商城服装大世界火灾)
表1 建筑类型同人员特征的关系
建筑物类型
人员特征与运动特征
建筑物示例
1
电影院、剧院等
人员密度大、人员不固定
宴会厅、歌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
2
商场、市场、百货店
人员不固定
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
宾馆、旅馆、招待所
人员不固定且有可能处于就寝状态
-
医院、疗养院、幼儿园
自理能力差,行动困难
盲人学校、敬老院
3
学校、办公楼、住宅
人员相对固定,对建筑物较熟悉
-
表2 人群步行速度与密度关系表
人群密度
(人/m2)
步行速度
(m/s)
表3 人员行动能力分类表
人员特点
人群的行动能力
平均步行速度(m/s)
流动系数
(人/m·s)
水平
疏散
楼梯向
上疏散
水平
疏散
楼梯向
上疏散
对建筑的位置、通行路线不熟悉的人员
旅馆的客人、商店顾客及通行人员
对建筑的位置、通行路线熟悉且身心健康的人员
建筑物内服务人员、保卫人员等
不能自力行动的人员
重病人、年老体弱的人员、幼儿、精神病人、残疾人员
表4 人群密度分级表
级别
人群密度(人/m2)
危险密度
拥堵密度
可接受密度
国内群死群伤典型火灾案例(死亡10人以上)
某市金泉大酒店死12人
河南洛阳东都商厦死309人(男135人,女174人),伤7人
江西广播电视中心艺术幼儿园火灾
死13人,伤1人
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死25,伤12人
某随意电子游戏厅特大火灾死17伤1人
四川达享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批发市场火灾
死19,伤23人
,伤70人
一灭火应急疏散组织机构及职责 (图为沈阳商业城火灾)
消防行业培训单位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4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