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思修作业1.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德践行,养行惠人 第6组
导引
社会公德的内容
社会公德的表现
渐行渐远的公德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公德意识
大学生公德意识与实际践行
现代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场所,具体内容不大相同,但在原则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大概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 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种需要,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中,我们大家都无法正常生活。遵守公共秩序,为的是不妨碍他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也是为了他人不要妨碍我们的正常生活。爱护公共财物也是遵守公共秩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行为文明,礼貌待人 文明礼貌表现了一个人的基本情感和态度,也表示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我们常说,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我们尊重别人,对别人文明礼貌,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这说明你是把自己当一个人看待,文明礼貌是人才有的行为,其他动物没有文明礼貌。 三、敬老爱幼,尊师亲贤 这是衡量一个社会风气是否健康和文明的标志。敬老爱幼,是唯心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我们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我们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表现。老师和贤明的人是我们社会文明的主要传播者和创造者,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其实是对社会文明的尊重。
四、诚实守信,正直友善 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信任的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掉进人与人互不信任的泥潭里,整个社会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个人不诚实、不守信用,了解他的人就会远离他,最后他就会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言行一致,遵守诺言,有正义感受,与人为善,平等待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与社会融洽相处。 五、保护环境,造福后代 这是新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提出的新的社会要求。因为最近几百年,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性地开发,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已经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气候的反常变化,土地沙化等,已经对人类社会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如果人们再不保护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将面临一个无法生存的地球。人是有理性、有良知的高级动物,不能像那些低级动物一样,吃了今天,不管明天。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我们自己,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
渐行渐远的公德意识
如今,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城市化规模相当巨大,人们从来不会为解决温饱发愁的时候,你却会听到,看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种种冷漠:好心救助落水者,可是,被救者悄悄地跑了,就如当年做好事的人悄悄地离去,而施救者却只剩下冰冷的尸身,空对着因无法确认行为,其家人得不到补助的境遇; 有好心人去搀扶被意外撞倒的老人时,却被老人和其家人硬生生地叫做“肇事者”而不得不举起求助的纸牌,以期奢望能有好心的知情人来帮帮他;有秉承“助人为乐”心肠的好人在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时,是不得不大喊着“请大家证明我是做好事而不是肇事”才去行动的无奈;还有准备去帮助意外摔倒老人的行人,却因为在路人“善意”的“别被赖上惹麻烦”的提醒下放弃了善举,而导致老人未得到及时求助而身亡的悲剧……
这不断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背离着我们脑海中自小就种下的公德意识,使得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等社会公德,正成为我们生活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典型案例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
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社会公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积极的社会公德行为品质:
克己自制、当仁不让、庄重谨慎、诚实公道等
负面的社会公德行为表现:
上公交车拥挤不排队、不让座,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见死不救,见利忘义等
公德小故事
一天,列宁去理发。一进理发室看有几个人等着,就坐到了队伍的末尾。理发员认出了他

思修作业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