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咏江南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曲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2、领会古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赏析元曲的方法。
3、体味曲中作者“爱杀江南”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领会古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赏析元曲的方法。
2、难点:体味曲中作者“爱杀江南”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说起江南,人们脑海中会自然地浮现出“温柔水乡” 、“烟雨江南”等词汇,江南独特
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给了无数文人骚客灵感, 引得他们纷纷吟诗作赋赞美江南,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首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的作品《水仙子・咏江南》 (板书课题)
二、解题,标题质疑
师:请一生回答这首散曲的题目是什么?什么意思?
明确:咏江南。意思是歌咏、赞美江南。
师: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有个重要的方法, 那就是标题质疑法, 亦即看到题目会产生什么问题?
请大家思考后分享自己的疑惑?
预设:该曲写了江南哪些景象?作者为什么要咏江南?水仙子是什么意思?
师:老师也有自己的疑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跟大家有心灵相通的地方。(出示 PPT
的问题)
? 1、江南有些什么景象?这些景象分别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 2、写出此景的作者心情如何?
? 3、曲中有没有直接抒发对江南感情的句子?如果有,这句有何作用?
三、把握意境
师:接下来请大家根据疑问齐读散曲。
(读完)请学生描绘一下曲中所写到的江南景象。
组织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曲中的江南美景,理解本曲的内容大意。
——江面经晴日照射,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精雕的房舍密接不断,水菱荷花丛中,
一片秋光又轻又淡。
师:大家发现这三句写的景有何特色?是静景还是动景?
明确:静景。
师:这样的江南静景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悠闲、宁静、恬淡的江南秋日美景。
师:接下来请大家看一看,后面的句子还是在写静景吗?
生:不是,是动景。
师:从哪里看出来是动景?
生:舞、卷、至、飐
师:我们也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描绘一下江南动景的美感在哪里?
明确:看沙鸥频频起舞,自由自在的飞翔,风徐徐吹来,卷起珠帘,夹杂着淡淡的香味。看
船只从远方驶来,五色的彩绘,把船身打扮得亮丽耀眼。风中酒旗翻飞。
师:这样的动景又给我们带来怎么的感觉呢?
明确:繁华、富庶、祥和的江南市井生活。
师:请大家再齐读散曲前 7 句,找找看曲中在数量词的使用上有何特点?
明确:使用了“一、两、三、十”等较小、较少的数量词。
师:这样的数量词的使用有何妙处?
明确:与江南风物的特点相一致,体现了江南的精致、秀丽、生动。
四、体会情感
师:这些江南的美景都是谁见到的?
明确:作者自己。
师: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见即所想的反映,作者见到如此的江南美景,体现了他
怎样的心境呢?
明确:闲适、恬淡的心境。
师:作者的情感通过这个景物描写体现出来, 也可以说这些景物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这就
叫情景交融,那么曲中有没有直接把心中的感情抒发出来或者说直抒胸臆的句子呢?
明确:有,最后一句“爱杀江南” 。
师:这一句在曲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总结前文并且是该曲的主旨句,直接把心中的江南的喜爱和赞美表达出来了。
五、知人论世,深
《水仙子·咏江南》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