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讲述“净土宗善导流宗风”略讲
慧净法师讲述〈“净土宗善导流宗风”略讲〉
“净土宗善导流宗风”略讲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要跟各位讲解的,是针对我们的《净土宗善导流教章》第十五,“宗风一──真谛(往生之道)”和“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这个范围中,几点比较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
净土宗善导流教章
去年年初,我曾经拟了一篇文稿,叫做《净土宗善导流教章》,这篇“教章”在宗派中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因为它具有规范性。既然是净土宗善导流教章,就表示是我们这个净土宗善导流流派,对有关教理或实践各个方面所做的规范和解释,也可说是一种“立教开宗”的宣言书。
要建立一个宗派,必须具备很多条件,比如要有宗派的名称,要有所依据的根本教理,也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还要有它的传承,以及它对于一代佛教的判别──即所谓教判,同时还包括行判、对机、利益,甚至宗歌、宗徽等都需要拟定下来,加以规范。
我本身并没有德行、能力,本来也无意建立什么宗派,只是想到中国自古以来,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非常多,同时在一代佛教八个宗派当中,净土宗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宗派。从来,自称净土宗的行者,虽然修持净土宗,自称是净土宗行者,可是对于刚刚所讲这些建立一宗所依据的内容,并不一定了解。譬如净土宗的正依,也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是哪几部?是依据哪一位祖师大德的传承?其教判体系、摄机的范围,还有所得利益的大小高低,对这些并不完全了解。能具体拟出这个内容的人,目前看来很少,如果我现在不尝试把这个体系有系统地架构出来,不知要等到何时才有人架构这些理论体系。所以,我就拟定了这份《净土宗善导流教章》,让凡是要修学这一宗这一派的行者,无论是在教判、行判、摄机、所得利益等,甚至在宗风上,都能有所依循。
这份教章所针对的,不仅是台湾,主要是大陆的净土宗信仰者,因为大陆有十几亿人口,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信仰者,遍布各个省份,因此,这个条文性、规范性的教章,所针对的还是以大陆为多。在大陆负责这个法门的是净宗法师,我所写的,也经过净宗法师的认定。
内外废立
这里要先谈“三重废立”的问题。所谓三重废立,是指三个层次的筛选、取舍。第一个层次是“内外废立”,所谓“内”是指佛教,“外”是指佛教以外其它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印度教、犹太教,甚至民间的道教、一贯道。一个人要选择信仰的对象,必须先有辨别的能力,不然,只能随顺各人的缘。我们的缘属于佛教,也就是在各个宗教当中,选择佛教做为我们的信仰,而不选择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道教,甚至一贯道或者**功之类的新兴宗教。因为我们肯定宇宙之中,唯有大圣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才是真理,才可以做为我们究竟永恒安乐的皈依处。所以第一个层次,我们舍掉所有的外教而选取佛教,这是第一层“内外废立”。
圣净废立
佛教里,释迦牟尼佛一生成正觉后的四十九年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大部份都是因时、因地,观机逗教,为调伏众生而讲。因此,其中很多经典、理论、行持的方法,都各有不同。古来祖师大德将之归纳为八个宗派,我们就选取净土宗做为我们信奉的依据、行持的对象,而不依循其它各宗各派。譬如华严、天台、三论、唯识,这些教理也很玄远高妙,很殊胜,但是我们不依循;乃至密宗、律宗、禅宗也是一样不依循。八个宗派当中,我们独取净土宗作为我们信仰的对象,这就是第二层次的
“圣净废立”。“净”就是“净土门”,净土门以外的各个宗派都称为“圣道门”,而我们就是选“净土门”而不选“圣道门”,这是第二层次的废立。
要弘废立
再来谈第三层次的废立,“要弘废立”。
净土门里面,我们宗祖善导大师有“要弘二门判”,是从教理上判别净土门当中可分判为“要门”和“弘愿门”;同时又有“正杂二行”的判别。第三层次的废立,就是在净土门当中的“要门”和“弘愿门”,我们选取“弘愿门”。弘愿门主要是强调正行之中的“正定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正杂二行当中,我们选取正行之中的正定业,因为正行的中心目标就是正定业。这就是所谓的“三重废立”。
信仰的意涵
信仰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所谓信仰,就是我们相信有一种思想,是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我们为这个信仰而活,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这个信仰献身。因为它超越自己的生命,高于自己日常的生活,就像日月星辰在我们头顶上照耀着,使我们相信它而抬起头来仰望,因此叫做信仰。不过,日月星辰具体可见,信仰却是抽象的,只能存在于心中,因此,信仰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
信仰是一种心灵之光,照耀着我们人生之路。而没有信仰的人,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既不知目标在何处,也不能辨别方向;不晓得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晓得人生的目的、永恒究竟安乐的皈依处在哪里?这样的话,虽然活了一辈子,都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可说是虚生浪死,到最后又随业流转。因此,信仰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
慧净法师讲述 “净土宗善导流宗风”略讲(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