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09勘查一班
报告编写黄云(09201030104)
所属小组第四组
小组成员黄云、刘伟、代杰锋、刘为民、王磊、丁磊
指导教师施国栋提交日期 2011年06月 07 日
目录
前言概述……………………………………………………………………………2
第二章巢湖地区地理概况…………………………………………………………………4
第三章测区地质之地层……………………………………………………………………7
第四章测区地质构造………………………………………………………………………13
第五章测区岩石及矿产……………………………………………………………………19
第六章外围地质……………………………………………………………………………22
第七章结束语………………………………………………………………………………24
第八章图片附录……………………………………………………………………………25
第一章:前言概述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野外实习,根据地质调查工作流程进行,可分为室内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实习,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二、实习内容
1、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标本的描述。
3、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5、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特征。
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剖面图(或信手剖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
7、掌握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
8、实习结束以后,每人须提交:
(1)、原始记录本
(2)、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
(3)、实测地层剖面图1-2张;(小组)
(4)、构造地质图(或构造纲要图)1张。
三、实习时间
1、室内准备阶段1天
(1)、由系领导及指导教师向学生作实习动员报告和实习地区地质概况的介绍;
(2)、学习实习大纲,明确实习内容和要求,准备有关资料和参考书;
(3)、组队、划分实习小组,确定各组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学习纪律;
(4)、准备和领取实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2、野外工作阶段2~3周
(1)、路线地质踏勘6天;
(2)、实测地层剖面1天;
(4)、野外工作补课或专题研究1天;
(5)、野外室内讲课(内容为工作方法和各阶段工作小结)1天;
3、室内最终综合整理和编写报告(包括考核、评定成绩)1周。
第二章:巢北地区地理概况
一、位置
实习地区位于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区北部山区,三面环山一傍水,南临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区南缘,西北距合肥市约65公里,南距芜湖市80公里,东距南京市约120公里。(图1-1)。
二、地貌
巢北地区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最低处20 m。
三、气候
巢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但盛夏之际非常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温度可达39℃,一月份气温可降至-13℃,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无霜期230天。
四、物产
1、农副产品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矿产资源
巢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磷矿、硅石、耐火粘土及煤矿等,其中石灰岩、白云含量均属大型,是安徽及华东经济区水泥、化工、冶金熔剂、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区内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油苗显示,对于寻找石油天然气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五、交通
本区交通极
巢湖野外地质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