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历史故事讲述
2011年,是辛亥革命发生一百周年纪念。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国人通过暴力革命和理性谈判,迫使中国最后一个按照血统继承的专制帝国大清帝国皇朝退位,建立起民主宪政体制的中华民国,中国从此脱离血统继承的旧国家,进入现代国家。
辛亥革命,是指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至1911年(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
一、清政府严厉统治与社会反清思潮,包括:
(一)笼络人心,利诱手段
(二)高压政策,恩威并用
(三)屠杀处决,惨不忍睹
(四)奴化人民,横征暴敛
二、列强势力入侵与中华民族危机
(一)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1842订立“南京条约”为中等条件。1844又分别缔结“中美条约”与“中法条约”。1865 “中英天津条约”与“中法天津条约”。等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清廷昏庸,列强瓜分
(三)帝国势力,主宰中国
(四)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三、对外节节失利与对内政治溃败
清王皇朝对外是软弱无能与割地赔款,对内贪污腐化与剥削杀戮,激起民族革命是必然的结果。对内政策上根本上是错误的,其以封建政权之优越政治势力,大力屠杀异己,复划分民族藩篱为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清政府的实际大权都操之于族官员手上,他们可以不劳而获,丰衣足食,掠夺民田,横征暴敛,造成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也正由于政治的黑暗窳败,才导致列强帝国主义势力乘机侵入,破坏中国领土
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思想基础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
辛亥革命历史故事讲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