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项家桥地方概况.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项家桥地方概况
一、历史变迁与沿革
项家桥原名瀛桥, 地处敖江 (即原阳江之南) 滨海淤积平原南部, 三面环山, 沟渠纵横,
大河直贯其间,原有座简陋石梁架设两岸,曰:瀛桥。地属古瀛洲金舟乡咸通里,五代十国
前即得名。 我始祖原籍闽长溪赤岸, 仕晋任大理寺评事, 为避闽王曦暴虐叛乱,于天福六年
(公元九四一年) 挂冠弃官自闽长溪赤岸迁徙浙温昆阳金舟乡咸通里瀛桥西堡, 相其地依山
傍水皆得其宜,遂居家创业,生息繁衍,遂成一族。后瀛桥塌坏,称其地有水怪,七世祖克
诚公以银锭压之重建名银桥。宋理宗淳祐年间桥倾,裔孙桂发公捐银重建,复称“瀛桥” 。
帮我地贯名 “瀛桥” 地方。 嗣后为便往来交通, 于黄龙河与沙龙河对角又架设一座青石栏杆
桥,于清道光五年(公元一八二五年)落成,名曰“项家桥” ,帮地名又改称项家桥地方。
始祖创业至今已有三十八世一千六十余年,历经改朝换代,沧海桑田, 男耕女织, 生息
繁衍,派支遍布三州(温州、台州、处州)五江(桐江、敖江、飞云江、瓯江、临江) ,人
口达万余人,成为浙南闽北项氏之一大望族。
瀛桥五代十国之际属瓯越横阳古瀛桥, 自宋高宗到清末均属昆阳金舟乡咸通里, 后来称
二十都,民国二十九年(公元 1940 年)宜山建区属钱库镇,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改制江南区,项家桥划河为界分东西两村仍辖项桥乡。 1950 年江南分宜山金乡两区,项
东项西村改辖金乡区括山乡, 1954 年钱库区成立又并归钱库, 1959 年人民公社化,项桥乡
建公社,东西村改称大队, 1989 年苍南建县,项东项西仍属钱库区项桥乡, 1984 年撤区并
乡扩镇,项桥乡并归钱库镇,项东、项西两村仍沿制至今,未曾改变。
二、地理环境与文物景观
项家桥地方处于江南水乡南部, 位水陆交通要道, 钱库括山之咽喉,环山傍水,田连阡
陌,良田百顷,山林数岗,南临阮家山下李后村,北接小河川底三秀桥,东邻斗门底、孙家
河,西毗李家车,方园数里,地势河渠星罗棋布,山清水秀,有古榕树一株挺拔于栏杆桥之
一端,盘根错节,枝盛叶茂,四季婆娑,环境雅秀幽美。我地自古有一宫 — 振龙宫,太阴圣
母陈十四娘娘之行宫,变化莫测栏杆桥之西首,宏大巍峨,是十方信徒朝圣祈福之处, 香火
极盛;二殿 — 东岸殿,拆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建项桥农村供销社,西岸殿,拆于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兴建项桥乡政府;七桥: 一瀛桥,变化莫测于振龙宫与福智堂之间,据传初建于
五代十国之时, 毁坏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前。 二项家桥又名栏杆桥, 青石仿塑人兽首面栏
杆桥,甚为壮观,重建于清道光五年是县级历史文物。三黄龙桥,为南北官道之通桥。四项
桂桥又名桂子桥,为纪念项状元而建之南北官道之通桥。五上殿桥,六殿西桥,七轮盘桥;
八浃:一花桂浃(土叫祠前浃) ,二墓浃(始祖墓域旁) ,三南金浃,四东头浃,五东坟浃,
六西坟浃,七瓜瓢浃,八宫基浃。九河:一南大河(南至将军岭脚) ,二北大河(北至钱库
宋花港),三黄龙河,四沙龙河,五南河,六桂子河,七宫基河,八白沙河,九东头河。尚
有黄龙桥北有凉亭与福智堂, 它是释教菜堂, 供年老妇孺诵经吃素之场所, 内有壁画十殿王,
阴阳轮回,供世人瞻仰警悟;直穿项家桥的南北官道之侧筑有上马台(墩)和下马台(墩)

项家桥地方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