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失败与领导力
没有出众的个人能力, 你不可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但每个领导者都必须明白一个
千古不变的事实 ——个人能力可以让你达到一定高度; 惟有领导能力才可以让你在那个高度
上站稳, 并攀登上新的高峰! 事业的初期阶段往往是凭借个人能力拼出来的。 如同爬一根很
长的孤悬高杆, 个人能力越强, 你爬得越高, 甚至可以爬上高杆的顶端;但那终究只是一根
孤悬的高杆, 爬得越高, 不也就越孤独、 越危险吗?如果不具备领导才能, 个人能力有多强,
人生的悲剧就有多大。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具有千古卓绝的个人能力, 所以他有能力成就出一个千古的悲
剧。年轻时的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对他无不畏服。他对自己的能
力也极为自负, 有一次, 他和叔叔项梁一起观看秦始皇出巡, 面对着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
巡游队伍,项羽指着秦始皇所在的车驾说: “这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 ”
起兵反秦后,项羽率兵渡河,他下令破釜沉舟,与秦军主力决一死战,楚兵杀声震天,
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秦军溃败,各诸侯将领拜见项羽,无不膝行而前,没人敢抬头仰视。
秦灭亡后不久,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爬上了孤悬高杆的最顶端, 由个人英雄变成了为孤杆
英雄。
项羽的第一个缺点就是不善于用人, 无法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 单打独斗永远无法胜过
团队作战: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者是失败的淋漓
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项羽用人都是任人唯亲。地盘大了,部属多了,单凭自己的
一双眼睛是无论如何也照看不来的, 事业的发展让孤杆英雄不得不把一些事务交给别人打理。
但项羽只信任自己的亲人。比如在 “鸿门宴 ”中,项羽周围主要有三个人 ——范增、项伯、项
庄。范增主张杀掉刘邦, 项伯主张赦免刘邦。 在项羽的三个部下中,范增钻进了刘邦的心窝
里,把刘邦分析得那么透彻: “沛公入关以前,贪财好色。但他攻进秦朝的皇宫以后,居然
不取财物,不近美女,这说明他志向远大。我们得赶快进攻,千万不要失掉机会。 ”鸿门宴
上,刘邦自己送上门来,范增多次示意要杀掉刘邦,项羽没有任何反映。范增是外人,项羽
当然不会采纳他的建议, 他只听项伯的, 项伯可是他嫡亲的叔叔呀。项羽不知道, 他的亲叔
叔项伯, 头天晚上已和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 我们相信项伯是忠于项羽的, 但他的见识着实
不能恭维,几句甜言蜜语,些许蝇头小利,就让他找不到北,成为刘邦的护身符。可问题就
在于, 项羽却让才识浅陋的项伯担任左尹一职,即左丞相。顺便说一句,鸿门宴中的另一主
角叫项庄,也姓项。反观刘邦则完全不同,刘邦曾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张良字子房) ;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供给军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 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
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
项羽第二个缺点是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无法容人。 这样慢慢地使得身边再也没人提建
议了。于是,他只能依靠自己的聪明,而这种聪明通常又被他用在孤芳自赏和反驳
项羽领导力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