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彭焱
图书馆学概论
主要内容
1、信息、知识、文献
2、图书馆及其产生与发展
3、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
4、图书馆的类型
5、图书馆的微观工作体系
7、图书馆学五定律
8、图书馆员
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是图书馆学研究的起点。
美国《韦氏词典》:信息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
英国《牛津词典》: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
日本《广辞苑》:信息是所观察的事实和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信息就是用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控制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由信源、信道和信宿组成的系统,工程信息是在通信的一端(信源)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另一端(信宿)所挑选的消息。信息具有使不确定性减小的能力。
……
信息
广义: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我们的定义:信息是再现的差异,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它是生物、人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或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信息可以以消息、信号、符号、数据等形式来表达、存储、传递、处理、感知和使用。
信息
信息的属性
信息的存在属性
★普遍性和客观性
★依附性和多态性
★可包装性
★可扩散性
信息的价值属性——知识性和消除不确定性
信息的使用属性
★无损使用和增殖传输性
★聚变效应和可繁衍性
★可共享性
★适合性
★不完全性
★不对称性
知识
古典知识观:知识就是真理。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
科学主义知识观:正确的描述体系或判断体系。
实用主义知识观:知识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相对模糊的、非形式的、不确定的、处于连续变化中的活动范围的方式。
当代认知心理学: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结构;储存于个体之内的结构性信息可称之为主观知识,储存于个体之外的结构性信息则可称之为客观知识。
知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知识的4W概念:
1、知道是什么(know-what)——事实
2、知道为什么(know-why)——原理和规律
3、知道怎么做(know-how)——操作能力
4、知道是谁(know-who)——管理
知识(knowledge):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情报
情报在中外都是广泛使用的词汇,是一个令人不陌生而又缺乏深入理解的学术概念。
该词在19世纪时,与英语中的“Information”是不尽相同的,今天已很接近了。
1915年版《辞海》解释为:军中集种种报告,并预见之机兆,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
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中对“情报”的解释扩大并有所补充:“对敌情和其他有关对敌斗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亦泛指一切新的情况报道,如科学技术情报。”
1979年版:“(1)以侦察手段或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敌人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的成果,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之一。(2)泛指一切最新的情况报道,如,科学技术情报。”
1989年版《辞海》:“获得他方有关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按内容和性质分为政治情报、经济情报、军事情报和科技情报等。军事情报与政治、经济、科技等情报是紧密联系的。”
情报
推动用户当前事业的信息选择传递。
人和人之间传播着的一切符号系列化的知识。
作为存贮、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
情报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的知识。
情报就是有用的数据或被认为有用的数据。
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文献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文,指典籍;献,通贤,指宿贤。
ISO: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