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珍宝简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
位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原为“中山博物院”,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样式设计的宫殿式建筑。外观壮严宏伟,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所在。
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典藏品数量近70万件。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宝格珐琅器、文具、雕刻、织绣、缮本图书及满蒙档案文献,品类众多且精致。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北故宫曾在2002年举办过网络票选,希望观众通过网络投票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十件文物,那时候称作故宫最受欢迎的“故宫十大国宝”的由来即源于此。
当时大众网络票选最受欢迎的文物结果,第一名正是辨识度最高的“清翠玉白菜”。接下来则陆续是“战国龙形佩”、“元大雁玉带饰”、“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清掐丝珐琅天鸡尊”、“清高宗夏朝冠”、“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汉玉角形杯”、“清杨维占雕沉香木香山九老”、“清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
西周晚期散氏盘高:::::21312 g 铭文:19行 357字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盘
高::::23公分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着称於世。汝窑的传世作品不多,该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於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於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珍宝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