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水准仪原理
培训讲课人:罗迪辉候讲课时间:4小时
概述
1963 年Fennel厂研制出了编码经纬仪,加上四十年代已经出现的电磁波测距技术,随着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的发展,到八十年代已开始普遍使用电子测角和电子测距技术,然而到八十年代末水准测量还在使用传统仪器。这是由于水准仪和水准标尺不仅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而且两者的距离可以以1米多变化到100米,因此在技术上引起数字化读数的困难。
为现实水准仪读数的数字化,人们进行了近30年尝试,如蔡司厂的RENI 002A已使测微器读数能自动完成,但粗度数还需人工读出并按键输入,与精读数一起存入存储器,因此还算不上真正的电子水准仪,又如利用激光扫平仪和带探测的水准标尺,可以使读数由标尺自动记录,由于这种试验结果还不能达到精密几何水准测量的要求,因此也没有解决水准测量读数自动化的难题。
1990年威特厂首先研制出数字水准仪NA2000。可以说,从1990年起,大地测量仪器已经完成了从精密光机仪器向光机电测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的过渡,攻克了大地测量仪器中水准仪数字化读数的这一最后难关。
到1994年蔡司厂研制出了电子水准仪DiNi10/20,同年拓普康厂也研制出了电子水准仪DL101/102。这意味着电子水准仪也将普及,并开始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说明,目前还是几何水准测量的精度高,没有其它方法可以取代。GPS技术只能确定大地高,大地高换算成工程上感兴趣的正,还需要知道高程异常,确定高程异常还少不了精密水准测量。这也是各厂家努力开发电子水准仪的原因之一。最后还说明了拓普康公司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能在世界上第二批研制出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具有测量速度快、读数客观、能减轻作业劳动强度、精度高、测量数据便于输入计算机和容易实现水准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它投放市场后很快受到用户青睐。国外的低精度高程测量盛行使用各种类型的激光定线仪和激光扫平仪。因此电子水准仪定位在中精度和高精度水准测量范围,分为两个精度等级,中等精度的标准差为:-,高精度的为:--。
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电子水准仪又称数字水准仪,它是在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条码标尺,各厂家标尺编码的条码图案不相同,不能互换使用。目前照准标尺和调焦仍需目视进行。人工完成照准和调焦之后,标尺条码一方面被成象在望远镜分化板上,供目视观测,另一方面通过望远镜的分光镜,标尺条码又被成象在光电传感器(又称探测器)上,D器件上,供电子读数。因此,如果使用传统水准标尺,电子水准仪又可以象普通自动安平水准仪一样使用。不过这时的测量精度低于电子测量的精度。特别是精密电子水准仪,由于没有光学测微器,当成普通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时,其精度更低。
当前电子水准仪采用了原理上相差较大的三种自动电子读数方法:
1)相关法(徕卡NA3002/3003)
2) 几何法(蔡司DiNi10/20)
3) 相位法(拓普康DL101C/102C)
相位法原理
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01C/102C采用相位法。标尺的条码象经望远镜、调焦镜、补偿器的光学零件和分光镜后,分成两路,D线阵上,用于进行光电转换,另一路成象在分划板上,供目视观测。DL10
《电子水准仪原理》word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