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人才云集的老城新区
2500多年前,吴国丞相伍子胥为建阖闾大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城因之得名。
2000多年来,这里是一方风物清嘉、人文彬蔚的锦绣福地,曾走出“兵圣”孙武、“商圣”范蠡、“明四家”沈周、文徵明……每一位,都是人中龙凤、千古高贤。
2001年2月,相城在苏州行政区划调整中获得新生。虽然建区时间不长,但已成为苏州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区域之一。让相城高速发展的,是85万众志成城的相城人,亦包括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时代精英人才。
从鱼米之乡到尖端水产
在苏州各城区中,相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都市群腹地,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古城,北依长江,并坐拥阳澄湖2/3水域。
刘青华此刻正站在阳澄湖畔。他的西装,他的谈吐,尤其是他身上那股浓重的知识分子气质,和周遭的田园风光有些格格不入。
刘青华视线所及,是占地6000亩的阳澄湖大闸蟹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此刻已是春分时节。不久之后,新一季的蟹苗就将下水,经过培养和养殖,在秋风起时成熟上市,成为以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而名闻天下的阳澄湖大闸蟹,为相城带来一大笔经济收入。
刘青华不养蟹;但他养殖的水产品,比大闸蟹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这位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农业部工作多年的华裔科学家,长期从事农业和水产的科学研究,拥有一系列的科技专利。
2009年,刘青华被相城区作为高端人才引进。他通过现代水处理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技术的整合,打造了一种高科技的新型鱼类养殖办法。其中包括:给种鱼植入DNA辅助芯片,通过基因分析和选育技术,建立高档水生经济动物良种基因库;通过单细胞克隆技术生产假雄鱼,实现鱼类的经济产值最大化;他更在中国首次成功进行鲥鱼受精卵和鱼种的产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适合鱼类育种、繁殖、育苗和养殖的现代智能型工厂化水产养殖体系。这种养殖体系技术含量高、单产效益大、劳动强度低、资源消耗小,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产繁育养殖方式。
目前,刘青华的公司――即鱼类智能型工厂化繁育基地和良种选育基地――年生产规模达到了1000万尾(粒)苗种或受精卵。而由他担任首席顾问的相城工厂化养殖基地,成功养殖金斑鱼、太阳鱼、鲥鱼、宝石鲈、鳕鱼等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年产1500吨鱼片、以及鱼子酱和各类生物活性物质。
不久前,刘青华入选了国家第七批“千人计划”。该计划是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8个部委共同推进,堪称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项目。
刘青华入选“千人计划”的背后,是相城相关部门在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经年累月的努力。“我们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引领推进相城区产业发展的各类创新创业科技领军人才。”相城区政府负责人才工作的官员向记者表示,“当然,我们在专业上有所侧重,最欢迎从事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领域的人才。”
记者了解到,符合相城经济发展定位的人才,如果来此发展,能享受到相城当地通过整合政府部门、创新企业载体和金融机构而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引进和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对创新创业科技领军人才项目,一次性资助50万~300万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项目启动
相城人才云集的老城新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