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课件
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主讲:许昌市儿童医院连新生
提纲
概述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病理
3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4
治疗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5
提纲
概述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病理
3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4
治疗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
1967年以前称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
1967年日本川崎(Tomisaku Kawasaki)报导
全世界均有发病,以亚裔儿童为多见
日本小兒科教授川崎富作於1967年
*1976年我国首例川崎病报导;发病率逐年增多,呈散发或小流行;
*5岁以下占80% ,;
男:女=:1
*20%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继发性心脏病居首位;
提纲
概述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病理
3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4
治疗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5
病毒
细菌
其他
遗传
立克次体
川崎病
多种病因
感染
易感人群
(遗传学背景)
异常免疫反应
全身性血管炎, 冠状动脉损害
微生物超抗原(包括葡萄球菌肠毒素, 链球菌红斑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激活具有遗传易感性患儿的T细胞,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免疫性损伤
发病机制
川崎病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