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墨子.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墨子的社会思想
1
生平
墨子名翟,大约生于公元前478年-公元前392年左右。
鲁国人。曾受业于儒者之门。后因嫌其礼节烦扰、后葬费材,自创新说。
墨不是姓氏。可能是当事人对墨子学派的一种称呼,绰号。
至于墨子本人,可能因出身低贱,根本就没有姓氏。
2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
第二类:《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五篇。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第三类:《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篇,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 
第四类:《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    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
第五类:守城各篇。它们是《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共十一篇。这一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主题。墨家兵法是墨学之弟子精研而成。
3
1、很强的平民意识,反对贵族阶级,提倡所有人都过一种无差别的生活。
2、其学说大多针对社会问题而发。所以他不致力于学理的细密探讨,而是崇尚实行。
墨子社会思想的两个明显特征:
4
第一节社会整合方案
墨子生于战国兵争之世,列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竞相务于富国强兵、兼并攻伐,结果造成战祸频仍,生民涂炭。墨子目睹社会动荡的局面,而谋求拯救斯民于水火。
5
一、推寻战祸之根源,认为是由于人彼此不兼爱所致。
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6
二、以兼爱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
既已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7
三、墨家的“兼爱”不同于儒家的“仁”:前者是无差别的“爱”和后者是有差别的“仁”
兼以易别。……别非而兼是者。……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 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8
四、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爱人之心,儒家重视的是孝悌、恻隐等感情因素,重视个人品性;墨家则重视客观的效果,以效果之利害,确定爱恶之取舍。
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评价:
兼爱难行:这里墨子是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以所收之报偿提倡兼爱的。但如果从纯功利主义的眼光看,墨子之说实在有些迂远。因为你爱利他人之亲,能否受到他人爱利吾亲的回报,实在是没有把握的事。他人是否能爱我之亲,主动权操在他人手里,所以总不如儒家的“推挤及人”更容易推行。
9
第二节论社会控制
一、天志
(一)为了保证兼爱主张的推行,墨子提出“天志”作为控制人们行为的工具。
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则是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何以知其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
(二)天志意在制约君主的权力,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评价:
墨子所

6、墨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266 KB
  • 时间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