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莎士比亚对曹禺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莎士比亚对曹禺的影响
2007级对外汉语二班杨玲(07302001)

莎士比亚作为人类戏剧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其作品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任何一个时代。直到今天,他的作品凭借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仍然出现在世界舞台,成为全人类的艺术瑰宝,给各民族的文学艺术以丰厚的滋养。例如中国曹禺先生就深受其影响。

一人性表现上莎剧对曹禺的影响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人性主题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核心。为了响应以自由人性对抗封建神学的时代召唤,莎剧中的人性主题的地位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这主要体现在对人和自然的生命本能及其以真善美为内核的美好情感的肯定和歌颂上。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是“共同人性的真正儿女,是我们的世界永远会供给,我们的观察永远会发现的一些人物。他的剧中角色行动和说话都是受了那些普遍性的感情和原则影响的结果,这些感情和原则能够震动各式各样人们的心灵,并且使生活的整个有机体继续不停地运动。”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朱生豪译:《哈姆莱特》第二幕第二场)而莎士比亚戏剧对人性的歌颂和肯定使曹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正如他对莎士比亚的评价中所说:“‘人是一件多少了不得的杰作……’这段话写的不就是莎士比亚自己么?他不就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么?”曹禺在《雷雨》、《日出》、《原野》等作品中通过蘩漪、陈白露、仇虎、金子等形象高度捍卫和肯定了人性的神圣,对不人道的生存状态提出了义正辞严的控诉。他将人性自由完美的体验注入自己创作中,并升华为人类生命本原的体验。曹禺在《雷雨》序言谈到,他想通过人性的“挣扎”,表现宇宙压抑人性的悲悯、恐怖和残忍。从而通过激发人的生命冲动,创造一个“原始的蛮性的世界”。在《日出》中,他要表现比蘩漪等人的“挣扎”状态更残忍的“被捉弄”的状态。对于陈白露所处的“被捉弄”的状态,曹禺作了精妙的注释:“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入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物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因此,曹禺的剧作可以说是他自己人性在作品中的映射和升华。在《原野》中,曹禺将审美视角转向比《雷雨》中的周公馆和《日出》中的高级饭店更广阔的宇宙中的人的生命冲动、人的生命激情、人的生命欲望等人的自然本性,以及人性的升华,向往和追求那天边外的“黄金铺地的”乌托邦境界。
莎士比亚戏剧对人性的肯定和赞扬还体现在其悲剧结构的理想主义美学风格。莎士比亚总是通过悲剧性结局的理想化升华,给予人性最高的肯定,从而让人性中的真、善、美彻底战胜假、恶、丑。这也表明莎士比亚的人道主义观念是一种乐观的人道主义。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而死,但两个家族的仇限和敌意因此而和解,两个青年的爱情终于胜利;在《哈姆莱特》中,虽然哈姆莱特中计身亡,但终于

莎士比亚对曹禺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