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第四十三次课
【教学课题】:§4-3 公差原则§4-4形位公差的选用
【教学目的】:掌握公差的基本原则,会进行形位公差的选择。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公差的基本原则和形位公差的选择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公差的基本原则
处理方法: 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 5min
新课 80 min
小结、作业 5min
第四十三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前面介绍了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标注,本次课介绍公差选择的基本原则及形位公差的选择。
【新课内容】
§4-3 公差原则
一、各种尺寸的定义
1、局部实际尺寸. ---D a .d a:指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测量点之间测的的距离
2、作用尺寸:尺寸误差与形位误差的综合误差
单一作用尺寸: Dm dm
关联作用尺寸: Dm ′ dm ′
若对同一关系
对于孔 Dm ′≤Dm ≤Da
对于轴 dm ′≤dm ≤da
3、状态和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 MMC ,孔、轴具有材料量为最多重量最重的状态。
最小实体状态 LMC ,孔、轴具有材料量为最少重量最轻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 MMS ,在 MMC 下的尺寸, d 与 D
最小实体尺寸 LMS ,在 LMC 下的尺寸, d D
最大实体状态获得最紧的配合, 而最小实体状态获得最松的配合
3、实效尺寸 VS virtual size
实效状态的边界尺寸, 是唯一的.
VS 是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综合.
Dvs =MMS-t
dvs =MMS+t
4、作用尺寸与实效尺寸的区别
区别1: 实效尺寸是定值--- 图样给出了{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作用尺寸是变量--- 随尺寸、形位误差而变动.
区别 2: 实效尺寸在一批零件中是唯一的,作用尺寸则有很多个.
区别 3: 当零件实际尺寸要求处于 MMS 且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值时, 作用尺寸= 实效尺寸
区别 4: 实效尺寸的作用是控制作用尺寸的边界尺寸.
5、最大实体边界与实效边界
MMC 用来限制实际要素的理想边界, vc 是控制关联实际要素的理想边界。
二、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独立原则、相关原则
1、独立原则 IP
图样上给定的形位与尺寸无关. 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应用:不配合,精度高的配合.
大多数的零件属于这一原则,测量分别测量
2、相关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
(1) 包容原则 EP 它是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位于具有理想形状包容面内, 该理想形状为 MMS
此时它应遵守 MMC 边界, 即作用尺寸不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局部实际尺寸不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1)单一要素 E
在尺寸公差或尺寸公差带后注上 E
如: 该轴的 MMS= Ф 10 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Ф ≤局部
第43次课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选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