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学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动与静
学习目标
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
收集信息
请你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各个方面)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通过预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运动的世界
活动1: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活动2:①阅读课本19页内容,思考:
(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
说明
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世界的美好,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
本环节意在从
(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②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
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活动3: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⑴讨论:
①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书包呢?
②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③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⑵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
⑶分析:
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②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生活”走向“物理”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为“参照物”做下铺垫
本环节采用设疑,提问讨论的方法,要完全交给学生,可采用小组互相置疑,在矛盾碰撞中理解“参照物”,从而明白分析运动静止是离不开参照物的
:
填一填
: 叫机械运动,称简称
: 叫参照物
: 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活动4: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填一填
运动和静止是的,与有关。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的结果是不同的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会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课前准备
家庭实验:
请你测量:1、你的拇指指甲的宽度,中指和手臂的长2、你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通过预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测量单位
活动1:阅读课本p21p22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会吗?
50 nm= m    5 h= s
⑵观察三角板和米尺看看1cm.,1dm,1m究竟有多长?
⑶填写单位:啤酒瓶高29
说明
本环节意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及练习达到以下目的:知道常见长度,对单位大小有个感性认识
二、测量活动
活动2:想一想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物体?说说你了解的测量工具:
活动3:
,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后,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填表。
::
①.如图2-2-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②图2-2-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本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测量工具例如,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让学生了解要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确越好。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在做测量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和记录数据中的错误,并注意纠正,总结及巩固练习,用实物投影效果好。
填一填

沪科版八年级学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08566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