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学习目标
。
,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温度及测量,第二学时学习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及热量。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自制空气温度计:
材料:带橡胶盖的玻璃瓶子(一些口服液的瓶子),废旧圆珠笔芯(或细玻璃管),自制红水(红墨水之类)。
方法:在瓶里装1/3左右的红色水;把废旧圆珠笔芯穿过橡胶盖;把笔芯插入瓶底塞紧瓶塞(最好用胶或蜡把管和塞之间封死,防止漏气);通过笔芯向瓶内轻轻吹气到红色水在管内的水位恰当为止;把制作好的装置的小瓶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管内红色水柱的变化。
(1)用家里的函数表分别测出早上7:00、中午12:00和晚上17:00的气温并记录下来。(2)听取天气预报记录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自制空气温度计
通过预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温度
活动1:
春夏秋冬四季在不停的变换。春天,柳枝飞扬;夏天,酷暑难耐;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想一想: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阅读课本22页温度部分及加油站。
填一填
⑴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温度的国际单位制是:____ ,字母:_______。
⑶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______ _____。
⑷人的正常体温是37ºC 左右,读作;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ºC”,读做或_____________。
二、温度的测量
活动2:桌子上有三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把左右手的一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稍停留一会,再同时把这两只手指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是否一样呢?凭感觉能否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是一定可靠呢?
活动3:和周围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温度计,交流制作过程并进行相互评价,并讨论为什么你的“温度计”的小瓶放入热水中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放入冷水液面会下降呢?观察老师提供的几种液体温度计的机构特点,结合你的空气温度计讨论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
活动4:阅读下面表格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温度计中的液体用酒精而有的温度计用水银呢?
物质
熔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说明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从自身体会了解到温度是表示冷热程度的,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此活动以多媒体相配合效果更佳)
温度的单位学生在小学自然中已有基础可通过阅读自学完成,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
该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判断温度需要测量。
该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填一填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活动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填一填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在测量液体温度时:
(1)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中,不用到或。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稳定后再。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在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上表面。
阅读课本23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试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及示读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一定要通过学生的亲自测量牢固掌握。
第二学时
课前准备
(1)物质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还有相互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什么是机械能?
通过预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三、内能
活动6:把构成物质的分子与运动的足球相类比。
空中飞行的足球由于运动而具有____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也做着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能;空中的足球由于有高度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具有势能,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且相互之间有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__;足球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和是机械能;那构成物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