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水上交通一直是高风险行业,其安全性受到了广泛重视,对水上交通安全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既有管理研究又有技术研究,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然而,各种研究的成果虽然多,但全国范围内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讨水上交通的安全规律,保证安全生产。本文统计了2001~2010年间的水上交通事故案例,并分析了水上交通的安全规律,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上交通;安全规律;交通事故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水上交通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融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上交通的安全规律,必须考虑宏观经济因素。本文在研究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的联系,并将安全法发展规律与关联度规律进行比较,从经济指标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水上交通安全是有规律可循的
水上交通安全与自然因素、人类生产活动尤其是水上交通行为密切相关。自然客观条件通常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的发展形态与社会行为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见,水上交通安全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研究水上交通事故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公约及安全措施的修改大多是根据事故发生的规律来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消灭事故的发生条件、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近年来,我国也对小型船舶进行了整顿,这都是根据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发生规律而制定的措施。不仅是专项整治,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分道通航制度等的实施也都是在总结事故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的研究,定期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会议都会有大量提案。
从本质上讲,水上交通安全系统是由“人、船、环境及管理”构成的,从广义的水上安全交通管理角度来看,还应包括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我国而言,经济发展是以五年计划的形式逐步推进的,因此,可根据某一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分析。此外,由于影响水运经济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较多,只能选择几个较为重要的指标进行分析,如人均GDP、水运货物量、运输船舶数量等。
二、近年来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宏观统计分析
从近十年的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情况来看,我国的水上交通事故呈以下特点:
近十年来,我国的水上交通事故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在逐渐缩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交通部一直在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施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管理上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使事故数量明显下降。
从近十年的沉船艘数上看,变化较为平缓。在诸多指标中,沉船艘数的实际意义最小,但却拥有唯一性,故而被长期保留。沉船艘数变化平缓,一方面是由于水上交通事故的减少导致沉船艘数相应减少,一方面是因为航运市场的发展导致不少低质量船舶进入市场,使沉船艘数有所上升。
近十年来,因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伤明显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后,效果开始显现。尤其是几次大的海难事故后,水上救助力量建设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