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国借龟拒虾上演贸易战(WTO经典案例之四).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国“借龟拒虾”上演贸易战(WTO经典案例之四)
罗汉伟《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29期)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一直禁止或限制虾产品进口,导致世界各国纷纷起诉。美国屡诉屡败,但我行我素,变着法子拒虾于国门之外。今年2月,越南起诉美国对冷冻虾违法反倾销,这是美国第7次在WTO因虾被诉。5月18日,WTO成立专家组开始审理此案。
    “借龟拒虾”开WTO环保案之先河
    要说虾,先得从龟说起。
    由于人类活动和非法捕捞,全球海龟的数量越来越少,被视为濒危物种列在1973年《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1979年《迁徙野生动物保护公约》之中重点保护。根据美国1973年《濒危动物法案》,海龟是禁止在美国本土和公海进行捕捞的,除非政府个别授权。
    美国政府研究认为,捕虾船的拖网在作业时把虾和海龟一起捕获,是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的主因,遂开发了一种“滤龟装置”,在捕虾船的拖网上装一个活板门,把拖网分成两个部分,让捕获的虾滑入到后面的网里,而让捕获的海龟和其他动物从网里滑出来进入大海。
    1983年,美国政府开始鼓励渔民使用这种滤龟装置,但由于不是强制性的,收效甚微。1987年,美国政府通过立法要求所有超过25英尺的捕虾船必须使用滤龟装置。1989年,美国公共法第609节开始实施。该法要求美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开展双边或多边谈判,建立国际海龟保护机制,同时禁止进口没有按照上述做法捕获的虾(除非总统特批)。
    之后,美国于1991年、1993年和1996年三次颁发指令,把这种海龟保护机制的效力从加勒比国家和大西洋西海岸国家扩展到全世界。
    在这种机制下,全世界共有43个国家的虾获得了输美 “绿灯”。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商必须证明在捕捞时没有伤及海龟,否则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这让他们往美国出口虾几乎不可能。
    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成员国如果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或者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某种措施,可以不受条约义务约束,实行进口禁止或限制。“借龟拒虾”利用WTO的“环保例外”条款找到了一个设置贸易壁垒的借口,确实是美国的经典之作。
    1996年10月8日, 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泰国共同起诉美国,称美国对虾的进口限制违反了《关贸总协定(1994)》最惠国待遇原则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不符合WTO“环保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另有17个国家以第三方的身份参加诉讼。
    诉讼中的辩论非常激烈。起诉方分别提交了大量证据,竭力证明他们在海龟保护方面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捕虾不可能伤及海龟。
    印度称,他们保护海龟已经有几个世纪的传统,有非常完善的机构和法律体系,美国研发的滤龟装置不是保护海龟的唯一方法。
    马来西亚称,他们的海虾捕捞用的是传统手段,禁止使用拖网,海龟生存区域距离捕虾海域非常遥远,政府为了保护海龟已经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
    巴基斯坦称,根据他们的文化传统,杀死海龟是一种严重的罪恶,所以进出口海龟是法律严格禁止的。
    泰国称,他们有保护海龟的传统,通过立法对域内的五种海龟严格保护,还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体系等等。
    美国也振振有词,对起诉方一一反驳:“这些限制措施是为了全球的利益,我们是

美国借龟拒虾上演贸易战(WTO经典案例之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ita291961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