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孢子虫(sporozoa)
张兆松
病原生物学系
Tel. 86862774
Office: 先知楼1402室
孢子虫属顶复门孢子虫纲,营寄生生活;有较复杂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的裂体生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有医学重要性的虫种主要有疟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和耶氏肺孢子虫等。
第一节疟原虫
属真球虫目疟原虫科,宿主范围从两栖类上至哺乳类。可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五种,它们是: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我国主要虫种
恶性疟原虫() 我国主要虫种
三日疟原虫() 我国少见
卵形疟原虫() 我国罕见
诺氏疟原虫()
There are situations where some of the sporozoites do not immediately start to grow and divide after entering the hepatocyte, but remain in a dormant (休眠)stage (or "hypnozoite") for weeks or months. The factors that will eventually trigger growth are not known; this explains how a single infection can be responsible for a series of waves of parasitaemia or "relapses".
疟原虫研究中的里程碑
法国学者Laveran于1880年从恶性疟患者血液中发现疟原虫,1907年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英国学者Ross1897年证实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并阐明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生活周期,1902年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Raffaele等(1934)发现疟原虫红外期;
Lysenko等(1977)发现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发育速度不同,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
[形态]于不同生活史阶段有不同形态。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各期形态:三个期,六种形体
滋养体(trophozoite):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最早出现的摄食和生长阶段。按发育先后顺序有早期(小)和晚期(大)滋养体之分。
裂殖体(schizont):由晚期滋养体发育而来。有未成熟裂殖体和成熟裂殖体之分。
配子体(gametocyte):由经数次裂体增殖后的裂殖体发育而来,有雌、雄之分。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虫体胞质淡蓝色,较少呈环状,直径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中间为大空泡
红细胞内通常只寄生1个疟原虫
细胞核1个,位于虫体一侧,颇似戒指的红宝石
早期滋养体又称为环状体(ring form)
Thin blood film Giemsa stained
未成熟裂殖体
约经40小时,虫体胞质变圆,核开始分裂
2-12 细胞核
薛氏小点
受染RBC 变大、颜色苍白、形态不规则
成熟裂殖体 Mature schizonts
裂殖子12~24个,平均16个,排列不规则
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疟色素集中成堆
康达08临床3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