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校园改造分析案例.ppt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园改扩建策划汇报
Tite:
区位分析
现状分析
思路阐释
初步意向
Contents
区位分析
东校区坐北朝南,门前城市主干道南环路,右侧是曲江路,交通便利。长江大学东校区地处荆州市区与郊区之间,安静又不失偏僻,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习。学习与生活并进。、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区位分析

东校区是在原石油学院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在建筑的造型、风格上还是注重老校区的风貌的延续性(例如保留了许多原有建筑,使学校看起来有种历史沧桑感,使学校整体富有一种文化底蕴),主张在校园整体形象的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强调各单位的个性化设计,着力营造新的标志性建筑群。
东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63亩,%,教学楼16栋。体育馆2个。篮球场3个,一个足球场,学生宿舍19栋,还有许多后勤服务和教师住宅等建筑。学校有2条上下左右贯通的学习与生活一体的轴线。一条连接学校南北两大区域,一条连接东西宿舍与教学区域,两轴相互交叉,向两边延伸,让学校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各个功能区均分布于轴两侧,形成对称协调美感。教学 区相对集中,学生宿舍分居汉科、新风、南苑和校内,运动休闲区穿插其中,这样教学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以及后勤服务去相互适宜搭配,紧密联系,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和交流
现状分析
场地内容
1 场地分析
现状分析
场地特征

中轴线两侧教育及办公建筑均为水刷石或贴砖材质。
建筑装饰风格均显陈旧,年代传承

植被较为茂密。绿化面积高
道路宽大,无明显人车流区分
植被主要为高大常绿乔木--松、柏
现状分析
2 内部要素解读与问题分析
.现状道路与交通
从北大门进入校园所处轴线为主干道,由于未设置人行步道,而经由东区学生住宿、大礼堂以及风雨操场前往教学区的师生教职工多数为步行,因此整个学园呈现出一种人车混流,人行与机动车行相互穿插的局面,上下课高峰期给校园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
现状分析
.现状用地功能分析
拟改造用地东侧毗邻生活运动区,西侧多为教学区
中轴线上主要为教学区域
中轴线将生活区与教学办公区划分隔开
现状分析
.建筑与环境分析
a .建筑与建筑间
中轴线建筑风格整体表现为协调统一,但仍然存在差异以及不和谐。
例如——水刷石建筑表皮与面砖相互对比形成的突兀感
不同建筑存在各个时期不同风格与形制的窗
且建筑间相对独立,没有明显组团关系,关联性较差,因此未形成较好的公共空间和区域
b .建筑与环境间
每栋建筑都在门前单独设置一块停车区域,泊车区域各自为政,造成了停车区域车辆停放呈现零散杂乱的景象。
此外,建筑与周边道路并未形成有机系统,而是建筑顺应道路沿边摆放。无明显流线区分
周边景观顺应道路设置,与建筑本身并未形成良好的呼应和关联
现状分析
.景观分析
优:景观的地处位置在两栋楼之间,地理位置不错。
缺:四周合围的高大乔木和随之的围栏式的景观带来了大量的阴影空间给人一种压迫和将人往外推的感觉;在中间留给人的活动空间里又大量采用了冰冷的石材,在这里的人除非在夏日的烈阳中不然不会坐在这里休息娱乐,但夏日中这些冰冷的石材又化为了烤盆。坐上去就能闻到烤肉味。
建:入口处的樱花树,温暖梦幻的颜色代替里面好似围墙的大树,拆除石头文化墙,将其一段段的,置于樱木与草地中供人欣赏和休息。地上用防腐木铺上隔离行人与草地,保护草地不会被践踏而死坏,又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优:作为学校大门的雕塑,说为学校的标志毫不为过,关注度很高
缺:虽然在入口处,但行人都只是匆匆路过很少有人在意,雕塑周围围着一圈植被,无形的将他与人隔开,让人没有想进一步走进看他的心。
建:保留植被,但开通入口,在雕塑下方或周围放置碑,刻上长江大的建校时间和变迁等等,使之成为学校的名片。

校园改造分析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4.53 MB
  • 时间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