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窦娥冤
要达成的目标:
了解中国戏曲的特点及剧作的结构
品读戏剧语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剧中主要矛盾冲突
新知学习的过程:
(一)自学梳理(课前使用)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楔子( ) 萝卜( ) 卜儿( ) 嫡亲( ) 缥缃( )
缥缈( ) 垆( ) 泸州( ) 庐州( ) 浑家( ) 插科打诨( ) 撇下( ) 撇嘴( ) 鳖鱼( ) 憋气( )
敝帚自珍( ) 隐蔽( ) 面面相觑( ) 亲家( ) 亲人( ) 症结( ) 症候( ) 蓦然( ) 临摹( ) 隅角( )
喁喁私语( ) 悬崖勒马( ) 勒紧( ) 绣闼( ) 鞭挞( )
瞅瞅( ) 铁锹( ) 啾啾( ) 揪耳朵( ) 鳏寡孤独( )
捱苦( ) 山崖( ) 被褥( ) 繁文缛节( ) 蓐马饷军( )溽热( ) 脊梁( ) 涿州( ) 啄木鸟( ) 琢磨( )
谣诼( ) 孛老( ) 痊愈( ) 连累( ) 硕果累累( )
劳累( ) 呕吐( ) 殴打( ) 讴歌( ) 怄气( )
恓惶( ) 嗟怨( ) 磋商( ) 搓衣板( ) 鞍鞴( )
祇候( ) 神祇( ) 桃杌( ) 撺掇( ) 刽子手( )
盗跖( ) 潭柘寺( ) 开拓( ) 错勘( ) 不堪( )
戡乱( ) 精湛( ) 冤枉( ) 家眷( ) 誊写( )
名誉( ) 前合后偃( ) 堰塘( ) 揠苗助长( ) 遂愿( )
半身不遂( ) 罪愆( ) 杳无音信( ) 纷至沓来( ) 负冤衔屈( )
尸骸( ) 亢旱( ) 引吭高歌( ) 沆瀣一气( ) 伉俪( )
应验( ) 应届(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为下列的词语解释
(1)孤身只影:
(2)负屈衔冤:
(3)湛湛蓝天:
4、补充资料
(1)元杂剧,也称“元曲”。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剧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吸收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契子”。脚色有正末、正旦、净等。一剧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脚色唱到底;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创作和演出先以大都(今北京市)为中心,元灭宋后,又以杭州为中心流传各地。今知有记载的元杂剧作家(含金末和明初杂剧作家)在120人左右,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现存作品有《窦娥怨》、《西厢记》、《汉宫秋》等150种左右。元杂剧对后来戏剧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①元曲四大家: 、、、
②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 、(白朴) 、
(马致远)、(纪君祥)
③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2)作者介绍: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
第1课 窦娥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