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对环卫工人不重要
第三组:姚敏、昝祺祺、程瑶、马春晖、闫宇、陈超
据贵阳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环卫工人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只上过小学,上过初中的很少,甚至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据该调查小组抽样统计,72%的都只上过小学,只有18%的上过初中,还有10%的连小学都没上过。而且从事之一职业的环卫工人以中老年为主,据统计,30-40岁的环卫工人约占36%,40-50岁的达42%,50岁以上的占24%的比例。环卫工人以女性居多,占74%的比例,男性职工仅占26%的比例,可以说,这一职业目前主要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中老年以女性职工为主的群体。
环卫工的性格分析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安静型
气质类型:粘液质
气质类型的主要心理特征:安静、稳重、善于忍耐、脚踏实地、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但难以转移
环卫工的工作
环卫工人被人们赞誉为“城市黄玫瑰”、“马路天使”和“城市美容师”,主要负责街道卫生保洁工作。
不同的职位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对应也该由不同的人去做此项工作,环卫事业本身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较少,故高智商对环卫工不重要
关于高智商
名词解释:在专业权威智商测验中获得分数≥130(SD=15)者称为高智商。
适合职业: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
案例分析
研究生环卫工:编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保障
1月23日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了一场大雪。24日早上,气温降到零下28℃。在哈尔滨民生路口,记者见到了带着厚厚口罩,正在低头清雪的小李。硕士毕业的小李,2012年10月通过公开招聘,成为哈尔滨拥有事业编制的环卫工。那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457个环卫工勤岗位,一共引来了11539个报名者。进入最终竞争的7186人中,约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还有29名硕士生,一个参与竞争的研究生声称“死也要死在体制内”。
“研究生争当环卫工”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谈及竞争“事业编制环卫工”的动机,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小王说:“我以前找过几份工作,单位大都只签临时合同,有些单位连合同都不签,结果哪一份工作都做不长。”小王告诉记者,因为没有保险,有两次生大病住院花了很多钱,一分钱也没办法报销。“我也参加过几次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考试,竞争特别激烈,有些还有年龄限制,结果都没有考上。这次招聘事业编制的环卫工,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小王说。
一位落选的研究生坦承“就是冲着编制来的”。他说,有没有编制所享有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差距很大,编制不仅意味着身份,还能带来户口、福利、教育、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的优待,在职称评审和个人发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有了编制,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体制内”成为高校毕业生首选
公务员、事业编制等“体制内”职业,近年来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旧的体制惰性造成年轻人对“编制”趋之若鹜
记者:一方面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对事业单位、对编制仍然趋之若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汪玉凯:针对事业单位改革,中央提出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通常人们讲的“老人老办 法,新人新办法。”一些单位转企改制后,新进人员就没有“铁饭碗”了,但老人依然还有。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产生一种“搭末班车”的心态,就是赶在改革真正来 临前,搭上体制的最后一班车,成为事业单位的老人,进而享受“老办法”“老待遇”。这实际上一种旧的体制惰性,这种体制惰性造成了普遍的社会惰性,年轻人 求稳,求保障。
当代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时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高智商者处于此阶段,更应将自身优势放在需要的地方,而不是选择环卫工
倘若环卫工作为高智商者担任,那对社会底层人民将造成巨大的冲击,这意味着将失去这份简单的工作,对生活,家庭造成影响
环卫工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