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世界遗产结课论文.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世界遗产赏析
(结课论文)
我国世界遗产
保护以及对其的开发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1
通信工程( 2 )班
某某某 20100000
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以及对其的开发
摘 要: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 , 它因其具有“突出的、
普遍的价值”而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这无关国界,无论是哪里的世界
遗产,都需要保护。然而 , 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 , 使我国的自然文
化遗产正处在有史以来的高压力和高损耗时期。因此 , 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 ,
对我国世界遗产地良好旅游形象的树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世界遗产 、保护、开发、过度、可持续发展、
1972 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 17 届会议上倡导并缔结了 《保
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 年,侯仁之等 4 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加入世界遗产公
2
约》的提案, 1991 年,中国跨进了世界遗产的门槛,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
随着世界遗产的金苹果频频落入中国,世界遗产在中国也日益深入人心。世界遗
产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传播与接受,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与提升。在实践上,世
界遗产为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确定了一个全世界文明国家共同遵守的
标准,使我们从世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使遗产保护有了生动而具体的
标准和前所未有的激励与促进。人们从平遥、丽江、西递、宏村“申遗”成功,
继而又使旅游发展的事例得到启发,重新审视、发掘本地区那些古老的文化遗存。
然而伴随着世界遗产旅游热的升温 , 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在我国的遗产资源开
发利用过程中 , 出现了一些无序和有悖于初衷的现象 , 有些问题甚至已相当严重 ,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深思考。
一 . 以利为先的开发模式导致遗产地超载开发、错位开发。人工化、商业化、
城市化倾向 , 导致遗产地的美学价值大大降低
道教圣地武当山,近年来事故联翩,先是复真宫内的太子养生堂改建成宾馆
被媒体曝光;接着是遇真宫大殿惨遭火焚;如今,一道高 20 米宽 50 米的水泥大
坝又横亘在太子坡下的剑河峡谷!据说是为了搞“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
开展漂流、游泳等水上项目。 武当山存在的问题并非绝无仅有。三江合流刚刚申
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便传来了在怒江和澜沧江上兴建多座梯级水电站和水库的
消息;人们称赞都江堰整治环境成果显著的话音未落,在其上游不远处兴建大坝
3
的消息就随之而来;张家界刚刚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警告,“百龙电梯”便
矗立景区 ,, 许多世界遗产地都在申报成功后展开了旨在发展旅游的破坏性“开
发”。世界遗产地频频告急! 如今,世界遗产正面临着旅游超载、错位开发的严
重威胁,有的甚至面临存亡的抉择。所谓旅游威胁,简言之就是“人满为患”。
旅游热带来的滚滚人流,大有踏平三山五岳之势。特别是“五一”、“十一”、
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期间,各处无不爆满,而世界遗产这样顶级的旅游胜地自然
是不堪重负。最大容量不过一万多人的故宫一天之内竟涌入十余万众。小巧玲珑
的苏州园林内游人如“过江之鲫”。在丽江,自 1996 年以来,游客增加了 4 倍

世界遗产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