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胡 梦
三年前的今天,也即是 2012 年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海南
大学艺术学院原主要负责人王愉人老师——曾在 2007 年上半年
给我们讲授 《政治经济学》 一课而认识并被记住的老师——因罹
患胰腺癌医治无效而英年病逝。王老师仙逝至今已 1096 天了,
在这个普通而特殊的日子里, 不知是不是自己一直喜欢怀旧, 每
当想起又唏嘘不已,真的不敢去相信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虽然王老师只给当时大一的我们传授了短短的一个学期课
程,每周两节课连在一起,一学期下来才不过 16 次聆听老师的
敦敦教诲。但王老师那“国”字型方方正正的脸庞,配上一副黑
色宽边眼镜, 有着陕西黄土高原特有的温润敦厚形象在老师第一
次稳健步入教室的那一刻, 老师的音容笑貌就已深深地定格在我
的记忆深处。
王老师衣着朴素, 一件灰色陈旧西服, 一条宽松牛仔裤和一
双黑色皮鞋是他的标配, 印象中似乎没有更换过 (后来通过结合
自身经历、所见所闻与人物分析就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初步认识,
那些真正热爱社会, 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热爱思考的人可能一般
不会过多关注自己的生活形象与细节吧, 他们把太多的时间与精
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物与信仰之中,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不惧
权势,为追求心中的理想而甘愿做出牺牲,往往舍小我而成大
我)。仍清晰记得,王老师一个学期用来讲授马克思主义那套政
治经济学的课时加起来不过五节课,大多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只着重讲了下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认为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
法论色彩过于浓厚,早已落后于时代。在这点上我也深有同感。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像赶鸭子上架一样难以指导中国现代化, 马克
思主义官方意识形态越来越难以适应执政党维系其合法性的基
础与共识,而如何创造出普适的价值意识形态仍是高层禁忌。
王老师是性情中人,性格豪爽直率,心胸坦荡正直,一如其
方方正正的 “国” 字脸。 课堂上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形于颜色,
言辞犀利,爱憎分明,每次两节课中途不休息,不讲课本,而谈
自身经历、海大建设、如何做人、怎样治学、比较中西医、评论
时政等等,几乎无所不谈,讲台下六十多位学生,甚至不怎么关
心爱好时政的女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如余音绕梁,臵身其中,深
受学生欢迎与敬重,一位真心热爱教育,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
爱学生成长的智者与启蒙者。
王老师学医出身, 后又在中央党校读研究生。 王老师短暂的
一生深受胡耀邦民主与开明思想影响, 在课堂上每每谈到胡耀邦
时眼睛里不时流露出敬佩与深深的怀念之情。据我后来的分析,
或许, 王愉人老师的为人与品格, 刚正不阿与嫉恶如仇很大程度
上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得到锤炼与升华的。 毕竟,胡耀邦在“文
革”结束后的 1977 年 3 月起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给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思想解放与启蒙松了一下绑,给多年遭受精神枷
锁束缚与肉体摧残的人们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王老师学医,也深受西方思想侵染,特崇尚西医,对中医却
非常看不起, 认为西医是科学技术, 而中医仅仅是经验性的堆砌,
医治好人体上的毛病甚至癌症只能依靠西方医学。 对于老师中西
医天壤之别的观点, 那时我就质疑老师的观点有失偏颇。 因为小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