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感受泥土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法。
操作领域:感受泥性,并用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意领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泥性,学习陶艺基本成型方法。
难点:了解陶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塑造陶艺品。
课前准备:陶艺作品、黏土、图片、陶艺教室准备。
教学过程:
,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视频)
柔软的泥土经过了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面队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的承认,而是在与土、水、火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张的、想象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化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分泥:每位同学黏土一小块。
认识制陶工具:手术转台、木拍子、修刀、刮刀、泥塑刀、泥浆、其它工具(擦布、毛笔) 。
、感受泥性,可任意成型,并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用感官比较、感受、区别,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第二课初步体验泥土特性,训练卫生习惯养成
一准备阶段:分泥:每位同学黏土一块。
导入:看几件分别运用徒手捏制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及综合成型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并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第三课表情泥塑强化卫生习惯
一、准备阶段:分泥:每小组黏土10—20斤。
导入:欣赏古今中外大师及学生作品(中国汉代石雕、非洲木雕、雕塑大师作品及学生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新授: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师,为我们生活周围的人做一件泥塑像,用手摸摸他(同学的脸)、看看父母的照片、想想他们的表情性格特征,进行表现,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欣赏与反思: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三、拓展延伸
课后观察:感受身边的有意思的物。以共下次课时制作。
第四课学习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课件)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
(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
(7)釉上彩绘装饰
(视频录像)
施釉与烧制是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最后工序,该工序操作的好坏决定作品的呈色效果和质量。
施釉
(1)浸釉
(2)涂釉
(3)荡釉:
(4)吹釉与喷釉:
(5)弹釉
第五课 尝试装饰的基本手法
一、 激趣导入:学生欣赏紫砂壶
二、讲授新课
,从造型、色彩题材上分析
,、用泥条做成各种花瓣、树叶等形状,还可以想一想其他的装饰方法
,体会一下
,富有创造性制作外形
,学生小组讨论准备创造什么造型
三、学生作业
四、展评1、学生派代表介绍2、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1、教师展示紫砂壶并介绍2、师:紫砂壶又称紫砂陶壶,是陶艺中的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艺世界,体会它独特的美。
第六课 盘花篮
教学目标:
1)了解黏土的特性及制作过程。
2)学会用泥条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篮子。
3)感受陶土艺术给人带来的粗旷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泥条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篮子。
教学难点:制作时的接合牢固和泥浆的调制使用。
教学准备:黏土、垫板、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示范
泥条盘制法(篮子的成型做法)
1)先把泥条
陶艺教案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