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 页
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010 年,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一年。 2010 年,我
国夺回了丢失近 160 年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宝座, 并且目前已经连续五
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楚一个事
实: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那么,什么是制造强国呢?有三个条件:第一,拥有雄厚的产业
规模;第二,有优化的产业结构;第三,有着良好的质量效益。美国
制造业独步天下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三个条件他已经全部拥有。近几
年,美国重返制造业, 那么他的目的何在呢?其实是因为通过实践证
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 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
源泉。
在全球制造业的三大方阵中, 我国还处在第三阵营里, 虽然某些
领域可以进入一二方阵, 但是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对第
一二方阵国家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低;
第二,附加值低;第三,创新能力薄弱;第四,知名品牌缺乏。但是
对于第二方阵的接近,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机遇: 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
战略部署, 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
间。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五大问题:第一,东南亚国家发力中低
端制造;第二,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第三,中国制造形象受损;第
四,缺乏品牌竞争力;第五,高端制造业回流本国。近年来,诺基亚
将关闭北京和东莞工厂,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
15 × 20 = 300
第 2 页 共 3 页
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部分外企逐渐撤离广
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要加强促进制造业的升级。首先,要
发挥政府金融的作用,给予制造业升级的金融支持。其次,要打造公
平竞争环境,张朝阳说,品质与企业的优秀来自于全方位的竞争,创
新来自于公平的竞争, 而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会妨碍市场竞争。 现在的
中国,只有民企参与全方位的竞争, 而国企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
化。 2011 年,欧盟各成员国海关查获了价值 13 亿欧元的假冒产品,
其中有 73%来自中国内地 ! “三聚氰胺”、“毒胶囊”等食品、药品
行业的丑闻使得“中国制造”的形象一落千丈。再者,企业要在法制
环境下加入全球竞争。 最后, 政府给予合理有效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面对这些形式, 挑战与机遇,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国务
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中国制造 2025》结合我
国的制造业现状和未来,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到
2015 年,综合指数接近德,
基本实现工业化, 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进入世界制造业强
国第二方阵。第二阶段:到 2035 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到
2045 年,乃至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综合指数略高于第二方阵, 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 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
制造强国。在这一过程中,五个“坚持”不
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