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语录
孔子
孔丘 (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
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 。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论语》)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论语》)
“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中庸》)
孔伋
孔伋(前 483 年-前 402 年),字子思,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
圣」之称,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曾受业於曾子。孟子曾就学於其弟子。
墨子
)
墨子(约前 468~前 376),名翟 (d í。鲁国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
子》一书传世。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第二》 )
孟子
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
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 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 (《孟子・滕文公上》 )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尽心下》 )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
子下》)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 因“荀” 与“孙”
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
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
青,取之于蓝,
中国教育家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