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教学建议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俞发亮
一、须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
选择性、自主性、探究性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选修课教学的纲领
瞻前——
人教版
模块
古代诗歌
古代散文
单元
篇(首)
单元
篇(首)
必修
必修1
0
0
1
3
必修2
1
7
1
3
必修3
1
7
1
4
必修4
1
8
1
3
必修5
0
0
1
4
合计
3
22
5
17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3
30
3
18
⑴必修1~5册:
22首古诗、17篇文言,;
前一套教材:
44首古诗、33篇古文,用3学年。
⑵比以前的古诗、古文教学有什么区别?
侧重“欣赏”,当然,在理解语言(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基础上,以前者为教学重点(并非时间安排最多)。
“文言词语和句式”(必修5的“梳理探究”)
——必修的总结,选修的基础
古诗:重欣赏、鉴赏
古文:重语言疏通,内容理解
顾后——
高考:古代诗文阅读
理解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8个)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⑷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⑴筛选文中的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主要针对古诗)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⑴诗歌的形象
①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⑵诗歌的语言(理解B级,赏析E级)
①语法角度
②修辞角度(炼字\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⑶表达技巧
①表现方法(表达客观事物):赋、比、兴,衬托、拟人、对比,白描、写意,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联想、想象、象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