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语心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语》修自身
古人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不难理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上升为正统官方统治思想。作为一种统治术治天下亦为一种理所应当。在今天我们可以换另外一种考虑,“治天下”最初的路径是什么?我们讲“修身、齐家、治天下”。既然“治天下”是半部论语的终极理想,那么我们可以回到最初的源头,从《论语》中谈修身。
《论语》中的修身言论,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原文】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言中还强调了“忠”和“信”,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信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有关本言也有另外一种解释:“学”是“学说”的意思,“习”是
“引用”引申为“采用”,“时”是“时代、社会的意思”。即: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本言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

论语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10-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