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刊物详细信息 Page 1 of 3
您现在的位置:电子刊物>> 电子刊物列表>> 电子刊物详细
发布日期 20050801
栏目生物制品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标题从临床评价角度谈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二)
作者杨焕杨志敏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五部审评十室杨焕审评管理与协调部杨志敏
近期为满足我国在疫苗方面的临床研究数量不断增加地需要,与之相应的疫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疫苗
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在去年底发布,《预防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技术审评一般原则》正在我们药审中
心网站()广泛征求意见。
总体来讲,疫苗的临床研究技术要求应与治疗性药物技术要求总体基本一致,必须遵循GCP的原则,
但同时还存在相当程度的特殊性。首先,疫苗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药品,其适用人群通常是健康个体,其
中多数疫苗用于健康儿童,因此,在其研究过程中,对安全性的考虑尤为重要,从临床评价的角度,对于
疫苗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应高于一般治疗性药物。
一、不良反应的分类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分类有多种,例举如下:
一) 按反应发生的性质分类:
1)一般反应:局部反应;全身反应;2)加重反应;3)异常反应:非特异性反应;精神性反应(晕
针,休克,癔症发作等);生物学特异反应(卡介苗并发症,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相关病例等);变态反
应(皮疹,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脑炎等);免疫缺乏所致反
应(卡介苗播散症,脊灰服苗病例等);合并症。
二) 按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分类:
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皮肤反应;肾病反应;神经系统并发症(痉挛,休克,脑电图失常,脑并发症
等);关节并发症(一过性关节炎);淋巴并发症:致畸并发症(风疹疫苗);骨骼系统并发症(卡介苗
骨炎);血液系统并发症(过敏性紫癜)。
三) 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分类:
1)非特异性反应:发热;炎症(浆液性,出血性,化脓性);结缔组织增生(硬结,肉芽组织增
生);无菌化脓;晕针;精神性反应。2)特异性反应:生物学特异反应(毒素,毒性反应,活菌或活病
毒感染);免疫学特异反应(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
四) 按反应发生的原因分类:
/?method=largePage&id=1797 2010-3-22
电子刊物详细信息 Page 2 of 3
1)疫苗诱导的反应:轻微和常见的反应(发热、出疹、淋巴结炎、局部红肿、疼痛、触痛、硬结);
严重和罕见的不良反应(化脓性淋巴炎、休克、虚脱、骨炎、脑炎等);2)实施过程中的反应(感染性
死亡、脓肿、严重的局部坏死、药物代替稀释液);3)疫苗诱发的反应(癫痫、抽搐)。
既往和目前国内多采用按反应发生的性质划分,认为实用性较强,在疫苗过去多年的临床试验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但回顾现有国内外疫苗的临床使用情况,疫苗并不仅仅引起过敏、局部疼痛或发热等使用人
群可以接受的不良反应。
由于国内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疫苗的开发一直以仿制和跟随国外已上市或在研产品为主,大部分疫苗的
临床研究也更多的是一种“仿制”思路。而对于国内外日益涌现的创新性疫苗而言,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
20050801 从临床评价角度谈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