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惊吓性癫痫5例分析并文献温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惊吓性癫痫5例分析并文献温习.doc:..惊吓性癫痫5例分析并文献温习费凌霞李花胡湘蜀张佩琪(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诊疗中心510510)【】目的:分析惊吓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住院治疗的惊吓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结合文献温习。结果:惊吓性癫痫有共同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可能有局灶性发作起源IX。结论:惊吓性癫痫可出现多种发作形式;头皮脑电图可能难以记录到发作起源;惊吓性癫痫的发作起源可能在额叶的辅助运动区。【关键词】惊吓性癫痫临床和脑电图特点辅助运动IX【】 【】B【】2095-1752(2013)09-0293-,女2例。其中最小4岁,最大21岁。MRI阴性3例,阳性2例(双侧枕顶叶皮层萎缩1例;右侧额叶内侧面海绵状血管瘤1例)。、痉挛发作及失张力发作;另外2例表现为强直发作;还有1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另外4例均表现为各脑区节律慢化,并见典型的各脑区尖(棘)波、尖(棘)慢波发放。5例均捕捉到发作期脑电图,但脑电起源均不明确。,每天发作20-50次,稍有刺激即出现发作,行胼胝体前2/3切幵治疗,手术后患者发作较前稍有减少,轻微刺激不再发作,每天仍有20余次发作,现服用3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另1例右侧额叶靠中线位置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病灶切除,手术后患者未再出现发作。另3例5岁-8岁的小患者,均服用2-4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均未能完全控制。2讨论反射性癫痫是一类临床相对少见的癫痫类型,其定义为癫痫发作冇明确而固定的诱发因素,占所有癫痫发作的1%〜%。惊吓性癫痫属于反射性癲痫,是临床一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的癫痫。我院这3例患者中奋2例临床表现一样,均有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均发作频繁,脑电图均捕捉到发作期,但未见局灶性起源。这2例患者间期的脑电图明显异常;另外1例右侧额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脑电图背景无异常。这3例患者均先有自然发作,随后开始出现惊吓发作,且以后均在惊吓后出现发作。引起惊吓的刺激包括突然的幵门声、关窗声、雷声等,也可在突然触摸头部、突然拍打身体吋出现症状。惊吓性癫痫在脑瘫患者中较为多见。但也见于脑MRI无异常的患者,有学者(1)报道了4例惊吓性癫痫的患者,脑MRI均无异常,脑磁图上均发现局灶性癫痫波,其中1例捕捉到发作期脑磁图,癫痫灶定位在右侧额中央区,推断患者的发作起源灶可定位在额叶的辅助运动区。2011年冇学者(2)报告了4例惊吓性癫痫患者,通过使用功能神经影像学方法的检查,发现患者的发作可定位于大脑中线部位。同年有学者(3)报道1例45岁的成人惊吓性癲痫患者,MRI未见明显异常,发作期的脑电图见快节律从中线结构开始,提示了癫痫的起源可能在额叶中线结构。在手术治疗方面,2012年有学者(4)为1例难治性惊吓性癫痫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他们为患者安放了颅内电极,发现患者的发作区域定位在前运动皮层,遂行致痫灶的切除,术后已跟踪观察18个月,均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同年有学者报道了1例惊吓性癫痫患者,发作期

惊吓性癫痫5例分析并文献温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