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ppt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周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西周的宗法制、礼及礼刑关系
西周的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
西周的刑法、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
西周的司法制度
学习目标
库文档分享
第一节西周时期 法律思想的发展
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
总结夏代、商代灭亡的教训
取代殷商政权的理论依据
基于“敬天法祖”的神权法思想又兼顾人事民心
库文档分享
新的理念-- “以德配天”含义有二:
“天”或“上帝”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即“为政以德”是“获天命”的关键。
西周统治者感到仅靠神权已不足以维系统治,还必须兼顾人事民心的向背,既“敬天”又“保民”。
库文档分享
《尚书·召诰》载周公言: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其德,乃早坠其命。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其德,乃早坠其命。”
库文档分享
由此,周公提出了“德”的概念,并将“德”与“天命”相联系:

有德者得天下,失德者失天下。
库文档分享
“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治国方略运用于法制方面就是要求-------“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即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立法、司法都必须宽缓、审慎,执行刑罚更要慎重。
库文档分享
“明德”的内容
1、统治者要体恤民情
2、为政要兢兢业业
3、对同族的贵族要给予特殊的关照,使其能珍惜名誉、保守节操
4、对民众要以教化为主
库文档分享
“慎罚”的内容
1、不杀无辜
2、“罪人不孥”
3、区别对待
4、先教后刑
5、恰当地使用法条
库文档分享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味着对神权的第一次动摇;
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民”力量的强大和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重民”“重德”“仁政”的传统,为春秋战国时期神权思想进一步衰落和儒家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库文档分享
二、“周礼”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
“礼”起源于祭祀,古代人把祭祀祖先祈求福佑当作一件重要活动。活动中的某些仪式和规则就成为了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风俗或习惯。
周公“制礼”,将夏礼、商礼发展成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一般称为“周礼”。
库文档分享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84 KB
  • 时间2018-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