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港区二港池促淤防护堤一期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南京师范大学
2015年8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小庙洪水道北侧的腰沙沙洲中段南部,高程为理论基面+~+。促淤防护堤工程分为三段,其中北部两段,一段沿腰沙一期通道南北段中部向东1381m,一段沿腰沙二期施工基地向西525m,二者之间间隔200m;另外一段长3666m,位于腰沙二期通道南侧,沿腰沙二期通道南北段向南延伸2791m后再向西875m。工程区域南侧为小庙洪尾部深槽、东灶港作业区已建码头,北为三沙洪水道和冷家沙沙洲。堤身采用土工织物充灌砂袋与吹填砂相结合的斜坡堤结构。施工期13个月。工程总投资56530万元。,不占用岸线。
二、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结论
根据《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本工程主体位于通州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A3-18),南侧促淤堤部分段位于小庙洪港口航运区(B2-15),本项目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同时,本项目用海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张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方案》。
图1-1 本工程平面布置图
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海水水质
2014年4月监测结果显示,各站位的pH、溶解氧、石油类、硫化物、铜、锌、铅、镉、铬、汞、砷、六六六、滴滴涕等指标均能满足相应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2013年9月监测结果:各站位的pH、活性磷酸盐、硫化物、铜、锌、铅、镉、铬、汞、砷、六六六、滴滴涕等指标均能满足相应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14#站位出现化学需氧量超标现象。1#、10#、14#、15#、16#、17#、19#、20#、21#、24#站位出现无机氮超标现象。9#、10#站位出现石油类超标现象,2#、18#、26#站位出现挥发酚超标现象。
2、沉积物质量
2014年4月监测结果:调查海域沉积物各因子除了铬,其他均符合海洋沉积物一类评价标准。铬:×10-6~×10-6,×10-6,监测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的站位有2个,%;符合第二类海洋沉积物标准的站位有14个,%。
2013年9月监测结果:除铬之外其他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一类,可见沉积物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3、生物质量
2014年4月,贝类调查的各站位铜、镉、六六六、滴滴涕指标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一类评价标准要求,部分站位的石油烃、锌、铅、铬、砷、汞出现超标现象。其他生物调查各站位铜、锌、镉指标均符合《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评价标准要求,部分站位的石油烃、铅、汞出现超标现象。
2013年9月,调查海域各站位石油烃、六六六、滴滴涕均未出现超标现象,部分站位铜、锌、铅
通州湾港区二港池促淤防护堤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