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家庭教育 形成教育合力
廖寿川
1
王珍会
2
(彭水县汉葭镇下塘小学 重庆 彭水 )
摘要 :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
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阵地之一, 它相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针对性更强、 方式
方法更灵活、 更能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 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 形
成教育合力,构建有效教育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阵地之一, 它相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针
对性更强、方式方法更灵活、更能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我们这个社会,想
把孩子教好的家长很多, 而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的家长却很少, 面对家庭教育这个
永恒的话题,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呢?结合下塘小学正在开展的国家级课题 《贫困
山区苗族、 土家族与汉族混居地美育资源传承及有效美育教育模式研究》 子课题
《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美育四者之间有机结合个案研究》 ,谈几点感受。
一、对家庭教育要清醒认识
就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关系上看。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
社会教育是补充。三者形成合力,才是完整的教育。
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为
什么这样讲呢?第一, 孩子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需要家庭教育。 一个班级几十个
学生,就是学业管理, 老师都不容易关注到每个孩子, 孩子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
养等方面,家长的参与是学校不能取代的。第二,抵制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
现在这个社会, 不良风气越来越多, 一个网吧就能让好多孩子不愿意读书, 光靠
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所以,家长要亲自参与
孩子的教育才行,不能把教育孩子的事全部交给学校;第三,家长把握好自己,
教育才有可能成功。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孩子健康成长才有希望,如
果三者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教育口径不一致,孩子就会畸形发展。但是,
家长也要认识到, 社会好不好你是不能把握的, 学校的老师好不好你也不一定能
把握,家长唯独对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 只要家长的教育方法好, 小孩无论碰
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坏,碰到好老师就会更好 [1] 。
一句话,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对学校的期望
值不能太高,家长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二、思想决定家庭教育行动
(一)让孩子先有德后成才
《弟子规》中有句话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意思是不能身体
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
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 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如此读书又有何用?教
育需要让孩子先有德后成才。
以前的学校教育强调“双基”,现在强调“多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 ,基本态度,良好习惯 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到了中学,还要引
导培养孩子具有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能力。
1960 年,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选择了一
群 4 岁的孩子做实验 [2] 。在每位孩子面前放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老师要
出去一会儿, 如果你能等到老师回来还没吃软糖, 老师就再奖励你一块。 如果你
没等到老师回来就把软糖吃了
搞好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