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文化魅力
故宫简介: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面积达 72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宫殿建筑群。 1987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的布局可以概括为: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社,中轴对称。
故宫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其所
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
中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盛大仪式等的举行场所;太和殿
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
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 交泰、 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 这是皇帝
三 。
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为 “ 宫六院 ”
从明成祖朱棣( 1420 年)营建了北京紫禁城,至清末代( 1911 年)皇帝溥
仪退位,明清两朝先后共有 24 位皇帝(明代有 14 位,清代有 10 位)居住在这
片宏大的宫殿之内, 从这里对全国各地发号施令, 实现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主要是清朝修建的。 1644 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时,故
宫的大部已在明末农民起义中被烧毁。 经过数十年的战争, 全国生产遭到严重的
破坏,因此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推行了不少恢复经济的措施。
从康熙( 1662 —1722 )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
康 。
( 1722 —1735 )、乾隆( 1735 —1796 )年间,清朝国力达到鼎盛。这 100 多年
的时间,被称为 “ 乾盛世 ”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治世,整个社
会呈现出安定、 富庶的景象, 中国的人口也首次突破 1 亿。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
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得益于经济的繁荣, 至康熙三十四年, 故宫的修复工作基本
完工。此后乾隆帝在位的 60 年间,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从 18 世纪
末至今,故宫基本上保持了当初的面貌。
2. 故宫是封建礼制的体现
故宫反映出儒家皇权至上的观念: 故宫雄踞于都城中央, 以一连串沿中轴线
设置的纵向空间 --前朝三大殿,后寝三大宫,以及御花园 -- 组成皇宫建筑群。有
力地渲染了君临四海的赫赫皇权,震慑着人们的心灵。
故宫显现了儒家礼制在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嫡庶关系中的表现。
帝王的办公区在前,主要有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文武官员的三座大殿,
它们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工字形台基上, 用最高贵的建筑规格体现着皇权
的尊贵。
帝王生活起居部分在后面, 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皇帝、 皇后的寝宫, 亦是一组
由三座大殿组成的建筑群。以表现传统礼制的 "前朝后寝 " 之意。中国古代贵族实
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作为唯一的正式妻子,只有皇后的寝宫在尊贵的中轴线上,
其他皇妃分别住在东西两侧的十二座宫院里。 这种居住格局清楚地表现了嫡庶之
间的尊卑关系。
3. 故宫是高度发展的艺术的体现
故宫这一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基本上都是木结构、 黄琉璃瓦顶、 青白石
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 并向两旁
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
故宫的文化魅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