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出离心的修持.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出离心的修持
出离,为超出脱离之意。指超出三界之牢狱,脱离惑业之束缚。也就是超脱生死轮回,成办佛道,达成解脱之境。这是在彻底认识轮回世界实相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厌离从而脱离轮回的思想,而不是那些厌离人生,希求天福的相似出离心。
 
真正的出离包括两方面:外在的出离和内在的出离。外在是指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则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凡夫心。所以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而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凡夫心。所以我们不是不能接受一切东西,而是要有随时准备放下的心态。万法无常而不可执,为我们所用,却不为我们所有,所以出离心不是从表面舍弃,而是要从内心真正舍弃对它的贪著。
 
我们为什么要修出离心呢?
如果一个学佛的人,精通经律论三藏,懂得很多佛法,学习了慈悲和智慧,又可以很清净地守住戒律,纵使日日夜夜身口意很精进地修法,可如果对人世间还有执著,心不厌离世间八法,心没有完全出离,终究还是在生死轮回之中。虽然,他所修行的一切对这一生有很大的功德福报,但仍得不到究竟的解脱。因此出离心是世出世间法的分界线。只要一天不具足出离心,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只能称为形象上的修行人。因此,具足出离心是修行的基础。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学佛者,若不具足佛教中最基本的理论,则修行如同于冰地上造高楼。冰一融化,楼房即刻倒塌,如此出离心若不具足,学佛也无意义。”可见,出离心是我们修行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样修持出离心呢?
《三主要道论》中云:“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以看破今生;修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以看破来世。只有看破了今生和来世,才有机会生起出离心。
 
首先我们要了知即使获得普通人身也需要往昔的善业,而获得能修习佛法的暇满人身是依靠历劫以来积累了无量的善根和福报。如今我们获得如意宝般的人身,如果没有求得殊胜妙法精华,而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枉然耗尽,那么来世只有堕入恶趣的深渊。正如《开显解脱道》中云:“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
 
通过思维暇满难得,让我们了知人生的价值是修持正法!然而这样的人身却不是恒常的,失去人身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真稀奇。”《因缘品》中也说:“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可见,无常随时会到来,生命如此短暂。我们务必要珍惜当下,精进修持正法,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接下来思维轮回过患,要知道在轮回中无论三善趣也好、三恶趣也好,不管是投生在六道中哪一处,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超不出痛苦的范围,自始至终被痛苦萦绕着,就像处于时时焚烧的火坑、被罗刹女啖食的罗刹洲、令人窒息的漩涡、锐利武器的刃锋、充满肮脏物的不净室中一样,根本不会有丝毫安乐的机会。
 
《念处经》中云:“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这样的轮回毫无实意,我们应发愿永远出离,并尽所能地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
 
最后要思维因果不

出离心的修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10-23